记得,上次游凤凰山是在油菜开花时节。
听同事说,凤凰山如今变化挺大的,并且建议我:闲了去看看!
因此,周六晚上就和先生商量:周日去凤凰山逛逛。先生欣然应允。
早上七点起床,先生开车一起去吃了早餐就开始出发。车顺着隆胜路往北,行至路顶。我们把车停在那儿,开始登山,本来说是绕山腰走的,走了一会儿又变卦了——开始登石台阶,寻找新建的木头台阶。一路走,一路风景尽收眼底。
我看到朝阳处,扁担杆(本地称“哥拧麻”)已经熟了,红的亮眼,丢到嘴里尝一尝还是熟悉的味儿——甜丝丝的。猛然想起:当初,我带着女儿、儿子,提着大兜、小兜吃的、喝的,一路逶迤的上山,但认识它,尝试它的那份喜悦赶走了所有的世俗冷寂。如今,女儿、儿子都在外求学,时间过得可真快啊!
我看到有规律的石块堆集处,孩子们当时笑嘻嘻靠在那儿合影的画面还会在我脑海里闪现。
我看到下山的台阶一路延伸至远处,看来,今天,我登山有点儿成就了。
这一处以前似乎不曾看到,形态各异的石块随意堆着,自然之趣蕴含其中,妙处不言而喻!
坐在体息凳上,前后左右之景不同,可休息,可赏景,两不误事,多好!
先生在前边走,行出绿荫外,阳光一下子就洒遍了他全身。抛在身后的林荫小道,明明暗暗,自成风景。
我们一直没找到新建的绕山木头台阶,只好随心行。不过,我们看到了日月同辉的场景;我们看到了秋季山林的色彩妙趣。真的,也算是不虚此行了!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没想到,当我已放弃我要找的目标时,它居然一下子出现在我的面前了。
欣喜之余,先生还抬头看了看上面。“找准入口的标志,下次再来,就容易多了。”我笑道。
路的两边,树叶已落了不少。不过,“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来年的花木一定会长势更好吧!
阳光下,勤劳的蜘蛛不知道什么时候把网织得细细密密的,稳稳坐在网中等待着它的猎物。不过,看它此时一动不动的状态,或许,它此刻已饱餐过正在休息呢!看来,世间万物都一样:机会是留给那些做好准备的人或物的。
先生在木头桥上臭美了一回,是我抓拍的。很真实,有没有?
回首望,这算不算是曲径通幽?
抬头看,这算不算是风景在险峰?
看到一大片的柏树弯着腰,我们还讨论了一番:它们为什么会是这样的造型?讨论后猜测:应该是在弯腰的一方,用了生长素。不由感叹:科技的力量,真是太强大了!
站在上边,俯首可见远处的山,近处的路。山,高低起伏。路,头尾不见。登山,可知其高。探路可知其幽。身处其中才知其妙处啊!
上山容易下山难!的确,很不容易才下来山。当看到缝隙中生长的九月菊开得正好时,我终于明白:“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的内涵。我也终于弄清“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的外延。
是啊,谁也逃不脱这世事的枷锁。不经历磨练的生活,哪会有靓丽的人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