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云见日,仍是少年

“总觉得像是从一所‘监狱’逃到了另一所更大的。”初来乍到的我如是向挚友抱怨道。所以到底哪有什么“上了大学就轻松了”这种话,不过是哄骗的把戏罢了。

九月的杭州依旧燥热,湿热的气候让人无论何时都感觉身上附着一层薄膜,像是我与这陌生的环境的一层厚障壁。

军训结束后一周,被迫匆匆融入校园生活的我,开始了第一次晨跑。那是一日清晨,乌云同天空缱绻,我抵抗大地。肿胀的小腿不断控诉将近半年没有跑步的我,步步沉重,声声沉闷。熹微晨曦难以突破阴云的阻隔,终是压蔽了渴望阳光的花瑾,断绝了向上生长的幼稚念想。我似花瑾。

虽比高中时前胸贴后背式的、充满规则和形式的晨跑更加自由,但是这与我期待中的大学依然大相径庭。更加开放的环境,应当成为我多维发展的绝佳平台,而不是每日奔波于固定的行程中。对于刚升大一的我,晨跑不仅给了我当头一棒,更是一个凶猛的“下马威”。

可是,晨跑也终归只是一种制度,真正体验过大学生活后,心中对大学形象的描绘也随之改变。不可否认的是,面对无约束的手机使用,不再固定的学习地点和时间,不做硬性要求的成绩甚至是教师对教学的不闻不问,诸如此类共同组成了大学的“自由生活”。

我曾经在高中时期对政治课有着一腔热血,事到如今思政课却成为了众人口中的“水课”。不过事实亦是如此。我们已经缺少了背后驱赶我们前进的缰绳,已经摆脱了应试教育的困囿,已经逃离了万人过独木桥的悲壮现实。忆往昔,那也不过只是痛苦与热血交织的三年岁月。如今的教师不会在讲台上念书念题念得振振有词,取而代之的是抓不住重点的课题以及考验能力的小组作业。不得不接受,我对政治课的那份热爱已然燃尽。

我曾将大学比喻为旷野,以为迎来的会是无尽的自由,享受的会是天堂般的生活,然而现实则是阴云密布,闷得我难以喘气。

这样的变化当然只是冰山一角。当我“抢”到靠后排的位置后,放眼望去——重要的微积分课程有人忙着与手机培养感情,无关紧要的通识课有人沉浸于甜蜜的梦乡,听不进去的专业课上有人忙碌于其他作业。两三周下来,这样的情形已然见怪不怪,潜意识里将这种行为判断为理所当然,没有丝毫的负罪感。

如果认为大一课少就会有很多的空闲时间,那可真的大错特错。突如其来的琐事如同光子一般撞击着你原本制定好的计划,令你横生恓惶。譬如那些时长惊人的入学教育,还有各式各样的讲座,它们不如利剑一般,更像是细针,不断刺挠着你,只是觉得痒,但回过神来已伤痕累累。如果早知道大学生活会是如此,说不定我会更倾向于选择高中那为了学习而活着的单纯的生活。

于是乎,那几日,我未见过朝阳、烈日和黄昏,只有头顶那一望无垠的阴云,世界跟随时间做着光明与黑暗的不断交替。对大学一切的失望起初在我心中未曾改变。

不明不白间觉得厌倦和劳累,似乎已经是我的日常,它们变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让我行尸走肉的一面暴露无遗。这样的生活,更容易让我联想到那群憔悴的中年人。不过,我也不再年轻,我已经被剥去了年少时鲜衣怒马般目中无人的狂傲,人生的轻舟已过万重山。

尽管现实如此,依然有这么一个好去处,能够短暂脱离世俗的纷繁喧杂。

如果被允许,我想被永远地安葬于此,我的灵魂将与宁静之氛围萦绕共生,潜行、腾飞。图书馆——一个我静步寻找座位都害怕影响纪律被赶出去的地方。于此,我便两耳不闻窗外事,高高的屋顶可为我抵挡阴云,偌大的空间可让我短暂“年轻”。刹那间,我仿佛回到了高中时的聚精会神,我思考着,同时我也迷茫着。

坐在图书馆,有时我会自娱自乐般扪心自问——云之上是什么?我没有翅膀,无法亲眼目睹当下的盛况,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般思考没有意义。残存的年少热血不断叩响我的心弦,全身器官都在不断呐喊,它们驱使着我冲出阴云,一睹云上的璀璨。拨云见日,便是生活的意义。纵使前方重峦叠嶂,头顶阴霾笼罩,我亦前行。当怀着一颗期盼绚美的心不断实现跨越,稚嫩的大一新生也能在灰蒙蒙的世界里不断成长。

或许打从一开始,我只看到了大学的相对自由,却没有注视到大学蕴含的无限可能。晨跑道路上,不应过度因天气而乱了心绪,初来乍到,只是凝神于脚下,那么会与多少别样的风光和美丽擦肩而过,会与多少新鲜事物失之交臂。那时的我只是一味活着,不曾带有灵魂,只是充满戾气的尸体。

改变心境,我告诉我自己,我想要享受更加光明的世界。

难道思政课最终只能成为“水课”?或许在课程表面上来讲,这是水课无疑,但是从内核和精神来讲,这其中充满了神秘色彩。入微至乡镇街道,宏大如家国宏图,我可以自由灵活运用充裕的时间查阅资料,广阅书籍,独立探索,探寻真理,追求真知,满足渴求。于是我渐渐意识到,高中时我便喜欢上的根本不是应试般的政治课,而是包含于其中的人文精神。由此衍生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面对未知的大学,竭尽所能可以做到的,唯有静观其变,苦思冥想,改革创新,提升自我,最终拨云见日、稳步向前。

面对瞬息万变、光怪陆离的大学繁杂事务,也不应过度抱怨活动的多余,毕竟,与其在活动进行过程中自怨自艾,不如用心思考其背景逻辑,总结经验,而后投身实践。面对其他同行人的所作所为,更是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汲取积极向上的行为和心态,丢弃怨诽不前的行动心理,从容沉着,充实自我。

充满自由的大学生活,当然是随意地停留、享受、前行。

迈出图书馆大门,阴云依然压在头顶。那又何妨。一切似乎都未曾变化,但我的内心似乎已然改变。

又是一日清晨,我的全身似乎因为水汽变得温和湿润。尽管阴云依旧,但此时我已学会放慢节奏,欣赏花瑾。沁人心脾的芳香荡漾肺腑,当我行至终点,朝阳竟露出一脚,洒下一片晨晖,像是在祝贺我真正融入了大学生活。

终了,在这一天,我突破厚障壁,拨云见日,仍是少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