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很多个黑暗阴沉的日子里,当我与父母存在分歧的时候,当我不能让他们满意的时候,我就暗暗在心底坚定地、一遍又一遍地、反复告诉自己:我不必活成别人家的孩子,她们是她们,我是我,我只需要活成我自己想要的样子就可以了。
这样的信念,撑着我熬过一个又一个迷茫、彷徨、不被理解的日子。
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到大学,再到如今独立生活,我也懵懂过,无知过,幼稚过,甚至愚蠢过。
曾经,我自己也不清楚自己要什么,但是,我却一直清楚的知道我不要什么。
我宁可孤独地失去,也不愿违心去迎合。
02
“别人家的孩子”这个词,是什么时候闯进我的生命里呢?是小学的时候。
对于读书的小孩子而言,学习成绩好,就很容易成为“别人家的孩子”。
而我,一直都是作为“别人家的孩子”,出现在别人父母的口中,因为在同龄人中,我成绩最好啊。
我童年的前半段,从来不存在什么“别人家的孩子”,因为我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但是后来,一切都不一样了。
大概小学五六年级时,我妈开始说我做家务没有隔壁小瑶做的好:“你看人家小瑶都能把地扫的干干净净,你怎么扫的地总是跟没扫一样?”
初中时,我妈的说法加了新的一条:“你看人家小瑶都能帮她妈洗一大堆衣服,你这孩子除了学习好,其它一窍不通啊!”
这些话听多了,我也会不开心。
虽然不敢顶嘴,但心里会赌气:“我学习成绩甩她十几条街,我能考第一名,她能吗?”
03
中考前夕,我拿到2个高中的保送名额,在我们那里是排名第2和第3的高中,但父母希望我能去读最好的高中。
OK,那我就去参加最好高中的提前录取考试呗,后来成功通过了。
我以为我妈会满意,我以为我可以过一个轻松的暑假了,然而并没有。
整个暑假,我妈都在陆续给我灌输“你看人家小瑶都会给她妈妈做一大桌饭菜了,你这孩子整天就只会熬粥、切个菜”。
我就不甘心,心想:“我倒是想炒菜来着,可你不是嫌我炒的味道不好吃嘛!”
过几天,我妈半开玩笑的跟我说:“你这简直是十指不沾杨春水啊,以后怎么过日子啊?”
我一下子就较真了:“我以后会请保姆的,想吃什么做什么。”
我妈怼我:“你大学毕业能赚几个钱?你请了保姆你喝西北风吗?”
我继续较真:“我可以下馆子,去外面吃。我以后会赚很多钱的,我总会请得起保姆的。”
我妈只当小孩子讲的笑话听,我却认真立定心志:“我才不要整天围着厨房买菜,做饭,洗碗呢。我一定会拼命工作,过另一种人生的。”
04
到了高中,“别人家的孩子”又多了一个,我家对面的小萌。
我妈跟我说:“你看人家小萌多腼腆,说话轻声细语,慢条斯理的,坐着、站着、走路就是一个女孩子。你这整天坐没坐相、站没站相,走路带风,跟个男孩子一样。”
从此,我整个高中都断断续续听到这种“来自我妈的教导”:成绩是要力争上游,但言行举止也要调教,否则以后嫁不出去的。
当年我还不够伶牙俐齿啊,女汉子、女攻,大女主,女王这些词还都还没有渗透到我的生活里,我就默默的听着“来自我妈的教导”。
我承认,每次当我妈说我不如“别人家的孩子”好,对我而言,那是一种莫名的失落感。
就好像我生长在一片向日葵花田,自己美美地朝着太阳,花瓣尽开,孩子们跑进这个花田,一起和向日葵们照相。
正当向日葵很开心地享受着阳光和孩子们的笑声时,其中一个孩子突然说:“隔壁有一朵玫瑰花,比你们长得好看”。
很久后我才明白,每个生命都有它独特的纹理,或深沉厚重,或天真烂漫,都因岁月的雕琢和经历的打磨而蕴藏深意。不存在一条比另一条更美丽的纹理,也没有一颗比另一颗更高贵的灵魂。
如今经历了生活的淬炼,我才知道:我不是要做一颗随便被猪拱了的白菜,而是要成为一支绽放着的铿锵玫瑰。
05
回想上一次被“别人家的孩子”攻击,是一个高中小伙伴考上北大研究生的时候。
那时候的我,正处在2年的“间隔年”,我才只走完其中四分之一的路而已,所走的每一步都是信心的脚踪,我自己都不知自己未来如何。
那天晚上,我妈突然电话打过来,告诉我别人考上北大研究生了,问我最近在做什么,问我到底要不要考研,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话越说越急,语气越发咄咄逼人。
起初我还在努力解释着,帮她平复情绪,可是我越解释,她反而越生气,我都不知道怎样才能让她心平气和地与我沟通。
那一瞬,觉得很无力。
通话到一半的时候,我突然就开窍了,思路一下子就翻转了,我放弃了一切的争辩。
她说,我听着,她生气,我受着,她凶我,我忍着。
我知道她在气什么,我知道她希望我做什么,可是我也知道:我!不!能!我有我当走的路。
如果她发泄了能让她舒服,那我如她所愿。
我妈讲的每一个字都在冲击着我整个人,我能感受到我全人都在发热,我拼命的持守着我心底的信仰,不让我妈的话动摇我分毫。
我知道我妈有多看重我,我知道她有多爱我,我知道她为我付出很多,牺牲很多,我知道我亏欠她太多,可也是在那一刻,我清楚的知道了:我这一生,都不可能按照我父母的心意去生活了。
挂了电话,我同伴在洗手间洗衣服,我走过去,不知所措的站在门口,看着她,哇的一声大哭,话都讲不清楚。
我断断续续的问她:”怎么办?我妈好生气!我妈可能不要我了!“
那晚,夜深人静时,我心力交瘁:我终究,还是让我爸妈失望了,而且一生都不得逆转,不得回头,再无退路。
自此,我继续前行在我当走的路上。
06
父母都舍不得孩子吃苦,怕孩子走弯路,急切地想用他们的认知和三观来指导孩子的人生,帮孩子规避风险。
可惜,他们忽略了,自己的认知不一定就是对的。
当父母都不知道什么对孩子才是最好的选择的时候,又如何引导孩子走康庄大道呢?
他们也忽略了,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是父母的附属品,父母想要孩子拥有的人生,不一定就是孩子想要拥有的。
活成“别人家的孩子”?呵呵!
能活成“别人家的孩子”的人生不值得一过,因为你只是复制黏贴了一段人生而已,唯独没有寻找到你自己存在于人世间的意义和价值。
如今,我每天努力地生活,认真对待自己的人生,有目标,有方向,过得每一天,都是我想要的。
我没活成别人家的孩子,我只活成了我自己。
PS:
1、这篇文章也有一个番外,下一篇推送哦~
2、文章中的插图你们喜欢吗?这是一位加拿大籍俄裔女艺术家Marina Bychkova的作品。Enchanted Doll 翻译过来是“被施了魔法的娃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