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县东南侧40公里有一个瓦恰乡,前两年刚刚建成一条全长30公里的公路,共六百多个弯道,其中很多是一百八十度的发卡弯,因形如一条盘卧的巨龙,所以被人们形象地称为“盘龙古道”。
盘龙古道又称瓦恰公路,是连接塔县和瓦塔乡的重要通道,当初建此公路的初衷也正是为了让高原深处的村落百姓不再与世隔绝,能够有这样一条脱贫致富的生命线。而之所以要设计成这么多的S弯,不是为了显摆也不是为了噱头,只是因为这条路需要翻过昆仑山山脊,海拔由3100米要到达4200米,垂直落差有1100米,简单的直路会有危险,所以盘龙古道也被称为“高原天路”,是中国的公路奇迹。
今日走过了所有的弯路
从此人生尽是坦途
盘龙古道的slogan寓意深远。其实,不论是弯道还是坦途,都是人生。即使你跨过所有弯路,依然不能保证你的人生顺利前行,我们需要的是直面曲折的勇气。今日我们要做的,是加入到向上攀登的行列。
好戏开始了!才拐了几个小弯后,很快就变成了一百八十度大弯,随着海拔的迅速抬升,汽车明显感到有些“缺氧”,拐过两个大弯后,车停在了一边。不知什么情况的我们还没从急弯中回神,忙问道: “怎么停下来了?”
“海拔高了,车子也要歇一歇。”小海师傅开玩笑。哈哈!原来汽车上坡油门踩急了发动机发热,需要降降温。
爬到盘龙古道的最高处,海拔标记为4216米。奇怪的是,一路上来道路两边山石嶙峋寸草不生,可到了海拔4000多米的山顶,竟然神奇地绿了起来,还有几只羊儿在高山草甸轻盈地肆意奔跑。
再仔细一看,草地上拱起的洞口,貌似有土拨鼠出没的踪迹。不由想要走到高处,用相机拍下它们的身影。哪知下车才惊觉看着不高的小坡,稍微走几步就气喘吁吁了。真心佩服这些生命力顽强的生物,换了我来4200米的高处长期生活,恐怕寸步难行啊!
盘龙古道分大盘龙和小盘龙,大盘龙弯度很大但不密集,沿途设有停车区,游客可以在此近距离欣赏蜿蜒的山路。
最后一段小盘龙,弯弯曲曲、整整齐齐,真的好像女孩子别在头上的发卡。笔直公路的收尾太帅,全然呼应了盘龙古道的slogan——今日走过了所有弯路,人生此后尽是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