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北的淡江高级中学门口一站,不可能见到周杰伦,也不可能见到李登辉。因此去合肥并不抱什么奢求。
学校门口醒目的标语是八个大字“这是学校,不是医院”。此标语之存在,大抵侧面印证了“校内平庸无奇,毫无学术氛围”的传闻。骑三轮车的偶见,卖棉花糖的,残废的,老的路都走不动的,花枝招展如女支女的倒是未有。卫管系门口刚落脚,立有保洁阿姨雷霆猛喝:“来干什么的?”对面的灌木丛今已参天,似有“亭亭如盖矣”的风姿。想必这老旧小(校)区也历经了不太(太不)彻底的整修。
号称邻省全省第一的“大学式高中”的“大合一”惜未得观摩。寻思着15年及1省的时空距离,究竟能挖掘出几多差异。仔细回想,过去答题时凡问及“异同”,总是先同后異。同的是“今天我以x中为荣,明日x中以我为荣”的傻x口号依然再喊,沽名钓誉的封号依然不少。还有就是“大学模式”依然是块招牌,“中学导师制”这类教学创新从未名存实亡,因为它从未有过实,自然不担心“亡”。异的是15年前的“合一”不断旷课,偶尔上课,不会受到任何相关处罚。15年后的“南一”不断上课,偶尔旷课会被记过处分。再者是一晚三五百的单独辅导,没有老师敢开了。一晚五十来块的小辅导班,明面上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全员参加的有偿大辅导班。不过老师上辅导班并不积极,原因是交上去的钱进了学校领导层的口袋,下面的老师能不能分到一杯羹还得存疑。
然而学校领导层此举还得过相关衙门的检查一关,对此学校亦有周密的战略反击,一是利用衙门内某名官员曾在学校任职的旧情,确保上方实施绥靖政策。二是对家长进行统一战线工作,堵门的、放风的、盯学生的,有组织有计划,俨然是训练有素的特种兵游击队。于是,任课老师和所有学生不自愿地加入了这项“自愿活动”。
b站有个up主,最新一期节目中说道,他高中学的是化学竞赛,后来转了电影专业,如今又搞视频制作,做了全职up主。这句话没有给我任何启发,假如所谓“成功”的道路是可以copy的,我何必歇斯底里去诬蔑跨越时空、翻越银河的学习机器大批量生产模式呢?
在淡江,大多数人做不了周杰伦,只得用摄影艺术(技术)(骗术)摆弄出手托月亮的幻影。
在合肥,大多数人犹可捏造出手戳太阳的假象。
自我沉浸,自我陶醉,曰“寄情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