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99%的人正在逐步丧失这项重要能力

《学会写作》的作者粥左罗有个核心观点——写作能力是经营人生的一项底层能力。


但我觉得比起写作,现代人还有一项更可怕的能力正在逐步的丧失,那就是思考能力,或者说思维认知能力。


有没有觉得身边很多人几乎已经不再思考了?


他们已经习惯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乏味的人生,更愿意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追求快感,消磨时间,过着被大数据投喂的人生。


不再思考的人生最终会带给我们什么?


苏格拉底曾经说:“不经思考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人最不应该丧失的就是思考能力。


不会思考的人是始终忙碌的人,他们只会被动的,无意识的行动。每天被生活推着走,劳累是他们生活的底色。


不会思考的人只会看表象,只在现象上打转转,从来不去追问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当问题出现时只会抱怨与吐槽。


思考能力为什么重要?


因为思考与否直接决定了我们能过怎样的人生。


写作能力体现的是表达力,表达要靠思考,思考则要靠输入。


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我们需要表达,甚至需要准确、精准、艺术化的表达。


互联网时代线上文字沟通已成表达常态。文字沟通的好坏优劣直接影响别人对你的印象,影响你在他人心中是加分还是减分。


但比起表达输出,我认为如何输入才是至关重要的。


一个人怎么想,他就会怎么说,甚至怎么做,思想决定行为。


思维认知能力才是一个人首先要去培养与架构的能力。


为什么这么说?


                        ❶


    认知有助形成正确的判断力


如果没有对一件事的正确认知,就无法产生正确的判断力,没有正确的判断力,就不能确保这件事最终是否能有个圆满的结局。


2009年1月15日,全美航空1549号航班从纽约起飞。 在飞行过程中,因突遭大雁的群体袭击,两边引擎发生损坏,飞机很快失去了动力。


机场控制塔要求萨利机长迫降到附近的机场,但机长经过冷静的分析后,发现这根本来不及。


在千钧一发之际他选择迫降在哈德逊河上,因为这个举动,全机人员最后得以奇迹获救。


真正成熟的人,拥有了判断力,才能在多变的人生道路上,迅速反应,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❷


    认知的差异造就了不同的我们


有时我们会有这样的体验,和朋友一起去看了某部电影。当大家都能够针对这部影片侃侃而谈,输出自己独特的观点与见解时,你却谈不出什么独特的感受,这是因为你没有独属于你自己的观点认知。


看完也就看完了,只是消磨了时间,却没有从看这部影片当中获得更多的启发与思考。


突然就想起一个经典比拟:


有人见到美景时只会说“哇塞,好美”这种简单的感叹词,而时常读书思考的人在看到美景时会脱口而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这个就是认知差,带给我们不同的体验与感受。



                        ❸


  认知架构要靠持续不断的输入


古人说,开卷有益。


信息快餐时代我们输入知识的方式有很多,大家都在追求短平快,但也在即时的满足感中逐渐的丧失了自我,丧失了思考能力。


打开手机,每天都会被各种碎片化的信息填鸭,根本无暇思考,开始变得麻木、呆板,无形之中能量就被消耗殆尽。


美团王兴说,人为了逃避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实际上是为了逃避痛苦。


我的认知架构是从学习蔡礼旭老师《细讲弟子规》打好基础的,很多人可能会奇怪《弟子规》是如何架构一个人的认知的?


但就是在圣贤文化的熏陶中,自己明白了对与错,是与非,有了做人处事基本的道德遵循,有了更为稳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逻辑观、认知观。


经典传承的东西,都可以帮我们架构正确的思维逻辑认知。


大家也可以从自己喜欢阅读的经典书籍中,开始架构正确的思维认知。


                      ❹         


  认知架构要靠不断的自我思考


硅谷天使投资人瓦尔纳说,非常聪明的人往往都是特立独行的,他们坚持独立思考、亲力亲为,以厘清事情的来龙去脉。


不读书,不武装自己的头脑,就无法逐渐架构自己的知识体系;读书却不思考,就无法将知识转化形成自己的思想观点,未经转化的知识自然也不能为我所用。


至圣先师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读书的关键是理解能力,能否真正理解作者表达的意思,并改变自己的思维和行动才是最重要的。


否则,就是读死书。


在职场中需要很多技能,比如专业技能、社交技能、写作技能等等,都可以通过读书的方式学会并转化。


综上,培养与架构思维认知能力,可以让我们拥有正确的判断力,人生路上少走弯路;独特的认知造就了独特的我们,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体验与感知生命,用全新的认知解读这个世界;没有持续的输入,就没有持续的输出,读书是最低成本的自我投资,同时也是最直接倒逼我们思考的有效方式。


最后伯特兰.罗素的这句话送给大家“很多人宁愿死也不肯思考,并且他们中的大多数的确也就是那样死掉的”。


与君共勉!


【自我介绍】

️自由撰稿人‖圣贤文化爱好者‖正能量发声机

未来,会有更多的故事,会持续更新自我介绍,期待与您一起成长。

                     

                      END


见字如面愿我的分享能给你带来一束光,照亮你前行的路,感谢你们的陪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