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家数日之感想
借此病毒猖狂,我也终于重拾笔墨,抒发一下感想。
武汉一闹病,医生要拼命。市民家中宅,买口罩发财。西安城可谓一片“繁荣”,我们在高喊武汉加油的同时,背地里也不知咒骂了多少遍,若不是一天六个小时的网课为生活增添“色彩”,我也一定会发疯。
其实在家出不去,与其说是“圈”,不如想成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独居一隅,与世隔绝,何尝不是古代文豪梦寐以求的境界呢?然而憋闷、乏味是每个人都会有的感受,此时,则需要我们有足够的定力。可以尝试做个计划,多安排一些有趣的事情,让每天都充实起来。大把的时间可以去做一些平时没机会做的事。久之,你会发现这也是很享受的过程。当然也潜移默化地锻炼了毅力。
仔细看来,这似乎又与真正的“隐逸者”有所不同,王维、陶渊明等隐士,他们每天面对幽林、仙山、清流……尽情抒发诗意,而我们可能每天卧在手机电脑前一整天,虽然一天没怎么动,但并没有真正达到放松精神的效果。我们生在大自然,长在大自然,谁又能与她隔绝呢?隔离病毒,但并不能否认大自然。学习之余,下楼跑两圈,亦或者出门走走何尝不是更好的选择。我们也许常常羡慕那些诗人、画家投身于美丽的高山流水之中,但当我们真的有机会修身养性时,往往会忘他个一干二净。所以,趁着闲来无事又四处无人,出去好好感受一下大自然的奇妙。
除了亲近自然,文人墨客还有一个丰富灵魂的绝招——读书!常言:“腹有诗书气自华”,抛开手机,找找书柜里自己没读完的书,在阳光明媚的午后,翻开来读上几页,岂不是无比的享受?
现在,正是我们尝试这种隐逸者生活方式的最佳时机,让自己以前的忙碌统统沉淀,凝练为新的收获。爸爸说,每一次困难,都是一个新的机遇,希望每个人都抓住机遇,收获一些有用的东西。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待。疫情过后,再见亲友时,一定会展现出一个不一样的自我!
杨钧博
2020年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