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先生给我安排了一件差事:要账。别人进货欠弟弟的钱,由于欠款人在我们居住的城市,弟弟委托先生去办,但是他没有时间,安排我今天早上务必去那家单位看看,能否堵到人要到钱。弟弟住的地方离这里还有几百公里路程,对方欠款金额不大,但是时间太长了,为这点钱也来了好几次了,总也见不到人。对方老板电话时而接,时而不接,接电话时说马上给,但就是不见汇款。
时间算错了,瑜伽早课下就快十点钟了,急急打车去了欠款公司所在办公大厦,公司大门紧闭,从黄铜大门和贴着的对联可以看出曾经也辉煌过,敲门却无人应答。问了对面公司的人说很少见到人,有个保洁阿姨特别热心,说见过一次,公司地方很大,里面办公室桌椅堆满灰尘 ,花草还旺着,就看到一个人在。等了一会儿也不见人来,我只好悻悻的回了。建议弟弟起诉吧!
这个公司主要是做建筑行业,应该说,它的倒闭或者破败与疫情有关,但并不是主要因素吧。
这个城市自19年以来房价一路下滑,到21年处于极度低位,21年下半年房价虽然稳住了,但任然处于历史低位。按说低房价低地价,又不是限售地区,应该要比较好销售,地产和建筑及相关行业应该欣欣向荣才是。而现实恰恰相反,很多地产公司和建筑公司都濒临破产或者经营不善 ,上下游相关产业也因此被拖累,不太景气,日子非常难过,欠债就很普遍,当然也不能排除有些人是恶意欠款的。
以我在地产公司做过管理工作的理解,也许以下几点能说明一些问题所在:
1、地方政府前些年对于土地集中挂牌转让,市场供需平衡严重失衡,存量房数量巨大。
2、由于地方经济产业单一,从主要依赖土地财政到旅游经济转型后恰逢疫情,再加之其他产业招商引资无大的政策支持和行业吸引力,地方就业渠道单一,工资水平偏低,造成人才流失,城市人口近年来一直处于净流出状态。房屋购买力不足。
3、由于子女外出上大学后普遍不回本地就业生活,独生子女一代父母随子女随迁比较普遍,很多人还没有退休就早早在一二线城市买了房准备养老,本地改善房销售动力缺乏。
4、以前这里的房地产好的时候很多老板纷纷转型介入想分一杯羹,2019年后房屋供需失衡等诸多因素使房价突然下滑,套牢许多老板。
低房价对老百姓是有好处的,这里的人生活安逸,工资水平不高却家家有房有车,家庭保有车辆两辆以上的家庭不在少数。
但是人口总是流动的,“城里的人想出去”,每年大学生毕业后回城的人数却是每年下降的。从企业招聘可以看到,一本毕业生很少能够招到。不知道这是不是西北或者东北地级市普遍的现象?
大城市集中了最好的就业、医疗、教育资源,有虹吸效应。所谓强者恒强,大城市或者超大城市房价一直居高不下,限购中仍然一房难求,房屋具有商品属性,供需关系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它的价格。一个城市没有好的经济增长点,像这样的城市最终会没落为县城,而县城最终也会沦为乡镇。这会是它的宿命吗?
晚上饭后和先生散步时,路上碰到几个外地口音的人在边走边聊,我想,一带一路和西部大开发会给它新的机会的吧。你看,本地的孩子们出去了,去寻求更好的就业机会,而外地的人也陆续在进来,新的政策支持机遇下,也许会给这个城市带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