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关注心理学,认识到教育孩子要讲科学,孩子学习成绩得抓,生活起居得管,宝贝的心理建设也绝不能放松。
很多家长看了不少育儿书,觉得专家讲得很有道理:“不能对孩子说的5句话”、“这样教孩子,他才不会在人际交往中受伤”、“教育孩子,原来你们都做错了”……
于是家长患得患失,生怕自己哪个行为对孩子造成创伤,教育起孩子时谨小慎微。
常常有家长和我交流:“我今天一时没忍住,给孩子改作业的时候大声对他说话了”,“我居然打了宝宝”,“哎,我这些天完全不想带贝贝,我真是个不合格的妈妈”。
家长紧张焦虑,学了一些心理学知识之后,却发现自己浑身是错,反而不知道怎样教孩子了。
有家长说,我们还是孩子那会儿,父母不关注心理,老师多体罚,我们却心理健康。现在,我们关注孩子,注重心理建设,孩子反而更脆弱。
一、您真的是在关注孩子心理,还是在把自己心里的焦虑强加给孩子?
很多家长所谓的关注孩子心理,其实更多的是为了缓解自己内心的焦虑。
比如,在听说现在幼儿心理需要关注,它影响着孩子一生的时候,觉得自己对此一无所知,害怕孩子真的如书上所说,不被关注的孩子没有安全感,缺少鼓励的孩子没有自信。
所以如履薄冰,时刻要求自己的言行,要关注孩子,要鼓励孩子,要注意方式方法。
您累吧,越关注方法,越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尤其是在没忍住,对熊孩子发了一通脾气之后,焦虑和内疚更是加重了。
而幼小的孩子,就是一个情绪接收的容器,您给TA什么,TA就接受什么。不好的情绪,TA一样照单全收。
孩子是敏感的,父母忍耐背后的不耐烦,微笑里的焦虑,往往都能准确地接收到。这就造成了,这些明明相反,却同时发送给TA的信息,TA很难分辨,到底哪个是真的。
就像您要递一个苹果给TA吃,TA伸手来接的时候,您却说,不能给你,这是我自己吃的。那么,幼小的孩子,以后可能对您伸手给他这个动作,会有疑惑。
一样,TA不明白父母明明是在笑的,为什么却又感觉到父母的不耐烦。
孩子是敏感的。而在您看来,是孩子不好教。
二、孩子没有你想象的那么脆弱。
孩子虽然小,虽然像是容器,却不是个玻璃瓶。TA的心也是有弹性的,TA有自己处理问题的办法。
不信,您放手让TA去和同伴相处看看。
有的孩子看起来比较弱小,一副容易受欺负的样子,爱待在角落里,即使别的小朋友抢走了TA的玩具,TA也任由别人拿去,不会去抢回来。
但是,即使是这样的看起来最弱小的孩子,TA也有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
因为TA往往逻辑清晰地知道:自己打不赢,为了避免受伤,所以不去抢回来啊。
TA也通过默默的观察,早就发现了适合自己的玩伴。不信你看过几天,TA一定和别人玩到了一起。
所以,孩子受没受到欺负,你偶尔的对TA大声说话是不是不利于孩子成长,这都是不值得一提的小事。
只要TA一直感受到的是父母的爱,那么父母教育中的一点小瑕疵,TA是完全可以自己化解的。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父母说,我真的好内疚我还不如个孩子,我骂了TA,TA一点都不生我的气,过了一会还对我笑,亲我。
看,孩子就是能把握大方向,忽略那些小问题的。所以,家长不要太紧张。
孩子的成长和教育过程,很多时候,尤其在幼儿时期,感受到的都是情绪,父母的爱,类似一种毛绒绒的暖暖的感觉。
至于偶尔的家长的失误、脾气,造成的后果并没有您想象中的那么严重。
三、我们没有接纳自己。
我们现在越来越了解原生家庭这个词,于是很多家长在反省,自己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就是因为我的原生家庭不够好,所以我一定要改正过来,不要做上一辈那样的父母,给孩子一个好的原生家庭。
却往往,这样一些越是想摆脱原生家庭的家长,越是复制和传承了上一代的问题。因为他们的排斥,更是强化了心里对那些不好的部分的记忆。
在心理学上,这称为“强迫性重复”。
很多人,每当意识到自己越来越像父(母)亲的时候,心里都会下意识地停下,很排斥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越是压住自己,不要成为像父亲一样暴躁的人,对待孩子的时候,往往却忍不住的暴躁。越是提醒自己,不要成为像母亲一样冷漠的人,对待孩子的时候,往往却控住不住地疏离。
这是因为,做父母的我们,并没有解决好自己的问题。
那么想要构建一个新的、自认为好的原生家庭给孩子,就力不从心。
走出原生家庭的桎梏,首先是要理解上一辈的问题,接纳他们,继而了解自己的问题,接纳自己。
接纳自己。这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原生家庭,没有完美的父母。上一辈不完美,我们一样不完美。
做父母,是自我成长的过程,先从自我改善开始。
尹建莉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里说:“犯错误”是孩子成长的必修课,只有修够一定“课时”,他才能真正获得举一反三、自我反思、自我完善的能力。“过失”与“成就”具有同样的正面教育功能。
其实,对于家长也是如此,我们勿需纠结在某个时刻,自己是不是不够好,只有接纳自己是不完美家长,才能修正自己,在教育中做到自我成长。才能真正以一种开放、轻松自然的姿态对待孩子,毕竟孩子需要的是从容的爱,而不是焦虑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