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通智慧护航2025山东开海日,10万渔船竞发背后的科技屏障

2025年9月1日中午12时,山东省长达四个月的海洋伏季休渔期正式结束。青岛、威海、烟台等沿海渔港内,数以万计的渔船同时鸣笛启航,驶向蔚蓝大海,开启新一轮耕海牧渔的丰收季。在这千帆竞发的壮观场面背后,山东省海洋发展与渔业局以尖端科技保障开海作业安全有序,构建起一道无形的数字安全屏障。

开海首日,山东省沿海各地渔船出港量预计1.6万艘,创历史新高。面对如此大规模的船舶同时作业,传统海事监管手段已难以应对。山东天地通自主研发的海洋时空大数据平台,首次实现了超10万移动目标的秒级刷新能力,每秒钟可处理超过10万条船舶位置信息,为海洋管理部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实时态势感知能力。

"以往开海日,我们需要调动所有人力紧盯监管大屏,现在通过天地通的海图系统,整个山东沿海的船舶动态一目了然。"山东省海洋发展与渔业局指挥中心值班人员表示。在大屏幕前,密密麻麻的船舶标识随着实时数据不断更新位置,系统自动标识出异常航线、潜在碰撞风险和越界捕捞行为,大大提升了监管效率和精准度。

山东天地通的海图系统不仅提供位置信息,更整合了海洋气象、水文数据、渔船档案和船员信息等多维数据。系统能够智能预测恶劣天气影响区域,提前3小时向区域内船舶发送预警信息;自动识别渔船作业类型,监控休渔期禁止捕捞的物种;甚至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为渔民推荐最佳捕捞区域,提高渔业生产效率。

2025年开海期间,山东天地通通过算法预测船舶航行轨迹,提前20分钟预警潜在碰撞风险,为渔民提供避碰建议。这一功能在渔船密集的传统渔场区域尤为重要,可有效减少海上交通事故发生。

在山东天地通为海洋管理的科技赋能下,通过数字化手段,各级渔政管理部门不仅保障了开海期间的生产安全,还为后续的渔业资源管理、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了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

随着夕阳西下,首日出海的渔船开始陆续返航。山东天地通的海图系统上,点点渔火逐渐向岸边汇聚,形成一道道闪亮的光带。科技与传统的完美结合,正在让这片古老的海洋焕发新的生机,守护着渔民的平安与丰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