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20帧说起
2016年11月,李安导演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在全世界公映。那时,李安导演为全世界影迷带来了一个新的名词:120帧。
120帧,表示每秒显示的画幅的张数为120,而以往的电影播放标准是24帧。在这种突破性的拍摄技术下,电影人物的每个表情,脸上的毛孔都纤毫毕现,甚至是画面上快速飞过的苍蝇都能非常清晰的显示,120帧的技术是革命性的。
本人作为一个影迷,自然是很不愿意错过这种体验,但我却非常遗憾地没能看到120帧的《比利林恩》,原因在于,全球只有纽约、洛杉矶、北京、上海、台北5个城市中的5家影院能够满足120帧拷贝的播放要求。
其中上海SFC上影影城就是这五家之一。
写《比利·林恩》作为开头,不是题外话,而是说明了上海电影在电影放映方面,的确有着自身的优势。院线放映也是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
不赚钱的院线放映业务
作为上影集团设立的上市公司,上影股份加入A股的轨迹像极了中影股份,甚至于最后股票简称也是一个模子,上海电影、中国电影。
但中影作为国内唯一有进口权、唯二有进口片发行权的公司,其资质完全不是上影可以相比的。两者上市公司的主营产品构成也大不相同,中影有着分量不轻的制片业务,而上影的业务则集中于中下游,也就是院线放映阶段。
我们先看上海电影2016年报里按产品分类,占比前三业务的数据情况:
上海电影的业务有三大块:放映、发行、广告服务。其中放映业务为公司的主营业务。
而这张统计表格里,最引人注目的是,公司的放映业务占据了81.37%的成本,最终仅仅带来7.96%的利润,毛利率仅为4.25%。
而对比同行业2016年放映观影业务的毛利情况:中国电影的放映业务毛利率为23.37%,万达电影的观影业务毛利为17.35%,均远远高于上影。
而在发行业务方面,上影的毛利率又达到惊人的63.87%,是发行龙头中国电影的2倍以上。
首先,个人觉得这中间可能存在统计方式的差异,各个公司之间统计分类收入的细节并不完全一致。但至少从上海电影本身可以看出,放映业务远远不及发行和广告赚钱。那么,为什么上海电影仍然不断扩张院线,继续发展不赚钱的院线业务呢?
这里就要考虑到一个问题,表格里上海电影赚钱的发行、广告业务,其基础其实就是上影所拥有的这些院线资源。公司下属的联合院线排名全国前三,上影的发行业务立足于院线资源所带来的线下营销,公司的定位是“专业化发行公司+综合型院线+高端影院经营”,我们不难看出,这一切都是以院线为中心和前提的。
被动的产业链
万达院线在更名为万达电影,让我们看到万达在电影方面的野心,整合上、中、下游的产业链,几乎是影视巨头们不约而同的方向。制作、发行、放映,整合之后,才能避免被动。
而业务集中于链条中的某一阶段,则难以掌握主动。
上海电影2016年报里就指出:
业务发展情况与优质片源的供应高度相关。未来,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下,国内外优质片源或者3D、IMAX等格式的片源有望 维持进一步增长的态势。但是,若优质片源数量无法跟上需求的增长,将导致观众的观影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或者先进放映设备无法得到充分利用,这将对电影产业票房收入以及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也就是说,以院线为主体的公司,自己没有生产内容的能力,太依赖于电影市场的整体情况。
上海电影的问题就在于此,太过于依赖自身的院线,而院线本身又依赖于市场环境,且受制于租金上涨等客观因素,实在难以称之为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院线之外的业务,上海电影难寻竞争力。比如公司的全资子公司、票务网站天下票仓,在如今猫眼、淘票票、微影、格瓦拉四分天下的格局下,很难在夹缝中取得进展,似乎仅仅是公司为了填补此方面的空白而发展的。我刚刚还登陆了天下票仓网站调查,支持的影院也很少,票价比起其他票务网站也没有优势,找不到什么特殊之处。
总体来看,上海电影的发展让人觉得过于保守,过于被动。公司的未来,只能寄望于电影市场摆脱2016年的低迷,重回高速增长。
但从目前来看,以2016年为转折,疯狂扩张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电影市场的总体环境正在趋于平稳,各大影视公司之间的竞争只会越来越激烈,而上影似乎拿不出有说服力的竞争优势。
以上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
对于现在的影视板块,大家又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