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轻易给孩子贴标签
山东省邹平市第二实验小学 卢叶红
居家抗疫期间,一段未加修改的对话,呈现给大家(我班每个孩子有一个小的微信交流群,里面有孩子所有参与陪伴的家长和我,这段对话是有关一个叫“宝”的小男孩):
老卢:昨天的作业呢,亲们?
宝爸:没能完成,昨晚上九点我拿出手机和竹竿,让他选择!他选择再给他一次机会,和他谈了好久,忘了和您说一声了。他保证今天八点以前该补的和今天的作业全部完成!
老卢:好的!
宝爸:第一是给您打电话,第二是挨打。
老卢:实际上最好的选择是不打不骂,昨晚做不完就不许睡(貌似有点心狠),这样他没有指望了,以后就不会拖拉了,如果给他一次机会再一次机会,他觉得有条件可讲,会继续拖拉。趁都不上班,能在家陪伴,好好改改拖拉的毛病很有必要。
老卢:大家觉得呢?这次考试的教训应该够深刻了。(刚刚举行了在线检测,孩子语文数学都在及格线一下,才二年级的孩子啊,上学期期末考试可都是九十分以上呢)
宝妈:是啊,这拖延症真急人啊!
老卢:拖延是因为有机可乘,有条件可讲,如果家人意见一致,拖延就不会有饭吃,不会有觉睡,他就不拖延了。听着有点心狠,实际上优秀的教育既有点狠心也有点绝情,不然孩子怎会成才。温柔地坚持,不动武,不完成任务谁也不允许他吃饭、喝水、外出、行动、睡觉。不出几天,这毛病就改了。再说了,不要轻易给孩子定性为拖延症,贴上标签了,孩子就默认了,他就感觉自己就这样了,爸爸妈妈都说我有拖延症,我就拖延吧。
老卢:关键问题是,家人们意见不能一致,不统一执行标准。我闺女小时候有时候也拖拉,早晨拖拉,我是这样处理的:给她足够完成洗漱、吃饭、收拾的时间,完不成我拿起东西就出门,她第一次没吃饱,哭着跟我走,我绝对不会给她带饭吃,中间也不允许到我办公室。第二次乖乖早早吃完饭,换好鞋子,在门口等我一起走。
老卢:中午我问她饿不饿,她点头,我又问“贝贝能不能和妈妈一起吃完饭啊?”“能,我比妈妈吃得快。”“得细嚼慢咽,还要按时吃饱才合格哦!”“嗯,我知道了,我不玩勺子了,我好好吃饭,你给我做面条鸡蛋吃,我会吃得快点,我的牙齿不得劲,煎馒头太硬了。”我忽视了孩子换牙,吃煎馒头有点慢,我赶紧抱着女儿,摸着她的小脸道歉“贝贝,对不起,是妈妈忽略了,以后有要求告诉妈妈,好不好?”从此,我们早晨从没迟到过,孩子会告诉我她的想法,交流很通畅。大人有时候有错就得坦诚,真诚和孩子交流。
老卢:一般,我教育孩子我爱人不插嘴,他教育孩子我不插嘴,但是私下我们会交流探讨,也会争论。当着孩子的面,我们意见高度一致。
宝爸:借鉴学习。
老卢:慢慢来,但得坚持。也和老人沟通好,你们在处理宝出现的问题时,老人也和你们站在一条战线才好。老人是你的爸妈,最好由你来沟通,宝妈说话不方便。
宝爸:好的。
从交流中我们可以看出,宝爸的方法简单粗暴,宝妈给孩子定性贴标签。实际上,宝上课有时走神,有时很积极,思维灵活,语言流畅,声音动听,就是认字少,写字慢,做作业慢。给他的时间比别人多一点,他会完成的。也是一个很爱劳动,有爱心的孩子。为什么在家长眼里孩子就这么不可爱了呢?想想真的很可怕。家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姐姐都很疼爱孩子,奶奶会因为孩子慢给他穿衣服。小小的问题就可以知道孩子处在一种混乱的情绪环境中,爸妈严厉,老人溺爱,孩子失去了做事的标准,失去了好多锻炼的机会。
处理方法:
1.召开家庭会议,统一意见,家人对孩子一个标准来管理。
2.不给孩子贴标签,孩子做得好的时候多描述他的行为,少进行“棒”“聪明”等笼统的夸奖,可以说“宝换衣服的速度又快乐,真为你高兴。”“宝读了20分钟书,又认识了好几个生字,继续努力,会认识更多字,读书会更流畅。”具体的夸奖孩子努力的地方。希望孩子怎样就怎样夸奖。
3.制定一家人行为规范,对一家人行为进行量化,适当奖惩。这部分在怎样和孩子定规矩里再细讲。我帮助他们制定了详细的制度和量化表,家长很愿意改变,这是令人高兴的,也是孩子的幸福。
4.对待姐姐和弟弟要一碗水端平,公正评价两个孩子。
5.遇事多想问题背后的原因,找到原因对症下药。
思考:每个孩子都是天使,我们要耐心对待。每位家长都希望孩子优秀,我们要耐心指导。这需要我们多读书,多学习教育知识,需要我们的爱心和教育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