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3年不如别人3个月,粥左罗教会我的,不是文笔,而是表现思维

曾经,我满心热忱地想要通过写作表现、记录生活、表达想法,可每次坐在电脑前,面对着空白的文档,脑子就像被清空了一样,完全不知道从哪里开始构思,好不容易挤出几句话,读起来也是干巴巴的,没有一点吸引力。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在写作这条路上,被各种难题困扰,迟迟找不到突破口。直到我遇到了粥左罗的《学会写作》,就像在黑暗中摸索许久后,突然找到了那盏照亮前路的灯。



一、解决核心问题:构建完整写作思维与方法体系

这本书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帮写作者构建起一套完整且实用的写作思维与方法体系,从根本上解决写作过程中各个环节的难题,不管是新手小白还是有一定写作基础的人,都能从中找到提升的方向。

二、直击写作四大痛点,给出实用解法

1. 写的文章没人看:从“自我表达”转向“读者需求”

过去写文章,我总爱堆砌华丽辞藻,陶醉于个人情绪宣泄。但《学会写作》一语点醒梦中人:写作本质是沟通,必须以读者为中心。书中教我用“用户思维”拆解选题,比如分析目标读者的年龄、职业、痛点,用“提问法”和“热点关联法”挖掘他们真正关心的内容。当我把文章从“《人性的弱点》书评”改成“35岁被裁员才懂,比能力更重要的是,卡耐基说的:人性操纵术”后,阅读量直接翻了10倍。

2.写得很累,效率低 : 方法:建立写作流程

当写作陷入疲惫低效的困境,建立科学的写作流程就像为思维搭建一条高效生产线。首先,用「灵感捕捉—素材筛选—框架搭建—初稿撰写—精修打磨」的五步法拆解任务,将混沌的思绪转化为清晰的行动指南。在灵感涌现时及时记录碎片化想法,利用晨间黄金时段完成框架搭建,午后处理素材整理,通过拆分任务降低大脑认知负荷。同时,引入番茄工作法,以25分钟专注写作搭配5分钟休息,既保持创作节奏又避免过度消耗,让写作从煎熬的苦役转变为有序推进的系统工程。

3.逻辑混乱,读不下去 : 方法:结构化表达

当文章逻辑混乱、让人读不下去时,结构化表达是破局的关键利器。缺乏结构的文字如同散落的珍珠,再耀眼也难以连成美丽的项链。而结构化表达,就像精巧的丝线,将内容串联成层次分明的整体。

在开始写作前,先运用金字塔原理搭建文章框架。确立核心论点作为塔尖,围绕它展开2-4个分论点作为塔身,每个分论点下再补充具体案例、数据作为塔基。例如撰写工作总结,可先点明整体成果,再从项目完成情况、创新举措、不足反思等维度分层论述,帮助读者快速定位关键信息,避免在杂乱的文字迷宫中迷失方向 ,从而让文章条理清晰、易于理解。



4.变现难 : 方法:让写作直接赚钱

写作变现难,往往是因为缺乏清晰的商业路径。想要让文字直接变现,需要精准定位高价值赛道。避开竞争激烈的泛娱乐领域,聚焦高溢价需求场景。如为企业撰写产品文案、品牌故事,单篇报价可达数千元;输出行业分析报告、课程内容,可获平台分成与企业合作机会。

打造标准化变现产品。将零散内容转化为可复制的商品,如开发写作课程、出版电子书、提供定制文案服务。某职场博主将写作技巧做成专栏课程,年收益超50万。

构建私域流量闭环。通过公众号、小红书等平台输出干货吸引粉丝,用社群运营建立信任,最终导流至付费产品。定期分享变现案例,推出训练营时转化率显著提升。

变现的关键在于将创作力转化为商业思维,让文字成为持续创富的资产。

三、文章局限性

部分方法对于一些追求独特风格和深度内涵的写作者来说,书中的方法可能显得有些过于套路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创作的个性发挥。

新媒体写作倾向明显:本书更多地侧重于新媒体写作领域,如果是从事文学创作、学术写作等其他类型写作的人,可能需要有针对性地筛选和借鉴书中的内容。



四、真诚建议

如果你是一个渴望提升写作能力,却又在写作道路上迷茫困惑的人,《学会写作》绝对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在阅读过程中,不要只是走马观花地浏览,要边读边思考,将书中的方法与自己的写作实践相结合,多写多练。同时,也可以参考其他优秀的写作书籍和作品,不断丰富自己的写作技巧和知识储备,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相信只要坚持下去,你一定能在写作上取得巨大的进步,实现自己的写作目标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