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绿皮书》的一点想法

1.婚姻幸福全看个人

任何事讲求缘分,对于两人长久的婚姻生活来说更是如此吧。

黑人钢琴家——唐,受过良好的教育,有学识,有身份,有地位,除了是黑色人种以外,修养财富地位无一可挑剔。

他在教托尼给妻子写家书时,用词细腻、温柔、满怀爱意,是个擅长表达情感的人。但是这样并没有让他得到幸福美满的婚姻,他给的原因:好的钢琴家和好丈夫不能同时兼顾。

而托尼呢,一个神经大条,受教育程度不高,连房租都是靠着一顿吃下26个汉堡比赛而来的有些粗俗的油腻男人,却有着体贴的老婆和两个可爱的女儿。

所以,绿皮书中透出的哲理同现实生活并无差异,婚姻需要机缘,婚姻幸福更需要机缘和努力。不是没文化没修养的人就一定得不到幸福,也不是有财富有学识就一定幸福美满。只要作为人的大方向不偏,发展自己的阳光面,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个人,大家都有获得幸福的可能。

2.好的合作关系,可以让双方一起成长

唐和托尼虽然是雇佣关系,但剧中除了几次有必要进行命令式发话时,唐和托尼更多时候像朋友。在钢琴巡演过程中,托尼甚至多次利用自己的白人身份为唐化解危机。

托尼有些油滑、不安分的性格,注定了他不是个特别听话的下属。

延续着在家里啰嗦的个性,一边开车一边说个不停,眼神总是到处飘。当唐让他认真开车时,他能收敛自己的眼神,保证安全驾驶,可是嘴里的叨叨却一直不停。

吃炸鸡时,相对于唐的绅士风度,托尼是随意粗鲁的。但是换一个角度看,托尼也是放开的、随性的、舒适的,而唐是拘谨的、克制的,没有尝试着放开自己,就不知道其实让自己随意一些会有更多的幸福感。

在唐学着托尼用手抓鸡块时,虽然动作扭捏,看着好笑,但其实从这时起,他也感受到来自身边这位司机带给他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于以往,是放松的、享受的。

有些东西可以跟着改变,但是原则性的东西已经形成标杆,坚决不能触碰。例如将骨头扔到窗外,唐跟着托尼像小孩般肆无忌惮的乱扔,但在随意中托尼把一个塑料瓶扔了出去,唐立马变脸,心底里常年树立的道德标准一到重要时刻就会立马跳出来制止。

托尼从唐身上学到克制、修养;唐从托尼身上学到简单、放松。

每个人都有自己身上的闪光点,不是作为领导就十全十美,作为下属就听之任之。在合作中,双方做好本分,同时能展示出自己的优点,互相学习,共同成长,双方寻找到适合彼此的做事方式,才能达到共赢的效果。


3.生活是立体多面的,无法用单一的角度衡量幸福

唐刚刚出来时,镜头是仰视的角度,意为高高在上,凸显出博士、钢琴家的社会地位。但是随着剧情发展可以发现,这位生活在上流社会的钢琴家生活并不完美。

他孤单,他寂寞,他有心事只能往心里藏,他会一个人偷偷喝酒、一个人偷偷流泪。

在巡演过程中只有在台上演奏时,他是个人物,可以接受掌声和拥戴。一旦下了台,因为他的黑人身份,连上厕所都被拒绝,他只能迫不得已往返一个小时车程只为解手。

当白人们能自由自主的住在亮堂的酒店、出入高档的餐厅时;身份高贵的黑人钢琴家只能住在偏僻破落的宿舍,在窄小的储物间里进餐,甚至在有些地方天黑后不被允许出门……

影片中用有色人种作为幸福的分隔线,将唐划分在另一边,但是实际生活可能是别的,如托尼一般的普通人可能为金钱烦恼、为事业烦恼……而如唐一般普遍被定义为成功的人士恐怕也无法得到十全十美的生活,他们或许因为忙碌无法停歇、或许因为压力对生活无感……

总之,生活的本质应该大体相同,有幸福、有瑕疵,你在经受这个不满意的同时,他正在经历着那份不适,但是这都不影响“活着总归是值得的”想法。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电影《绿皮书》在前不久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一路过五关,斩六将,拿下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由于之前国内并未引进,我就很期...
    Haya隼默阅读 1,633评论 0 1
  • 今天一个人去附近的电影院看了绿皮书。最初看介绍是关于种族歧视。 男主登场,黑人,佐以优雅的气质,得体的言谈,屏幕外...
    Rockyzxy阅读 587评论 0 8
  • 很少独自去看电影、可以说是屈指可数、印象当中、独自去看过《后来的我们》和《前任三》、今天看的《绿皮书》是第三部...
    赵小茜biu阅读 654评论 4 3
  • 我发誓,冒着暴雨去电影院看电影,今天真的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 还好绿皮书这部电影观影感受很好,不然我可能回去以后会...
    河伯南阅读 629评论 0 9
  • 在这令人生厌的无限春光里,弃了单向空间群体阅读的《春之祭》,随手翻开了《春醪集》,读不过几篇就知道作者是个高人,读...
    Elsalin阅读 439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