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真正中国式浪漫的源头是《楚辞》,司马迁、李白、杜甫乃至鲁迅都不断盛赞,英法德美各国的汉学争相研究,郑振铎曾经说它“像水银泻地,像丽日当空,像春天之余花卉,像火炬之于黑暗的无星之夜”。
讲《楚辞》不能不提屈原,他被称为是“中国文学家的老祖宗”,1953年和哥白尼等人一同入选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而他的一生却充满了悲剧性,他出身楚国贵族一心希望在战国乱世图存,他变法改革却被诋毁重伤,罢免流放。
齐楚联合抗秦,屈原又是从中出力,楚怀王却轻信张仪,以致后来大败。不仅如此在楚怀王客死秦国后,顷襄王时期仍然不受重用,不断被同僚陷害,再次流放荒地。
公元前278年的五月初五,滔滔江水卷走无尽江山,他终于心灰意冷自投汨罗江。“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终成绝唱。香草美人,傲岸高洁,执着无悔,遗世独立,这是影响了之后几千年中国文学的精神内核。
我建议所有喜欢诗词的人都去读一读《楚辞》,它是我们所有浪漫精神的源头,《少司命》中的“悲莫悲喜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声”,被称为千古情语之祖。《湘夫人》中的“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被称为是千古言秋之祖。执着不悔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缠绵悱恻有“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