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中国在梁庄》之后,很有感触。书中反映了现下农村的真实现状,现在的农村有很多问题,可是却很少有人去真正的关注农村问题出现的原因,一直觉得有些可悲。就像老师说的:“我们只是俗人,还要为五斗米折腰”。很多时候不知道能做什么?觉得可悲和无奈,更多的时候只能无病呻吟。我也只能写写,很多时候的我无能为力,我们都是这座围城中的一员。下面那就写一写我所见所闻所感的农村----我的家乡,这个生我养我育我长大的地方。
第一章 被遗忘的传说
小的时候,就老爱听太爷讲古今(指故事、传说),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小孩子都喜欢听一些妖魔鬼怪、行侠仗义、神话传说之类的故事。可那时候的我却对这些东西特别感兴趣。总觉得很神妙,那时候就暗暗记下了这些个传说。
据说在西周的时候,周王统治着我们这个地方,周文王派一位大官统治我们这个地方。在建堡子挖战壕的时候,士兵们在山上挖出一个缸壮的芦草根,据说这个芦草根是山上的龙根,可以移动。每当有敌人来临之际,汉族人民就跑到影子洞里,这座堡子就会从一座山跑到另一座山上。可是后来士兵们在建城墙的时候挖断了灵根,芦草的血流到了山下的沟里,被天上的黄狗跑下来把血舔了,所以这座堡子也死了,“黄沟”也是由此而来,这条沟后来也隔开了汉族和回族的同胞。
后来,这座堡子下的影子洞也一度成为汉族人民躲避敌人的避难所。据太爷爷说,在同治皇帝统治年间,由于国家战乱频繁,人民处于水生火热之中,我们的祖宗为了逃难从甘肃老家带领妻儿逃难到现在的西吉县杨庄村,由此后辈代代在此扎了根。听太爷说,光绪年间,回族造反,影子洞是汉人们躲避回族同胞残杀的战道,但后来由于回族封了洞口,用火烧辣椒面呛死了好些人。死了好多人的“影子洞”也荒废了好多年。现在的影子洞再也没人记起,再也没有小孩子造访,更没有人记得它曾经保护过多少人的姓名。现在的它,已坍塌的不成模样,它早已被历史淡忘,也被追求繁华的都市的人们淡忘。现在的它,矗立在那座山下,连回忆也没有,就这样被淡忘。
第二章 姓氏的来源(寻根)
人们都喜欢追寻自己的根在哪儿?比如“寻根文学”,我也是一个非常注重自己根在哪儿?自己的姓又源自哪儿的人?为此,自己还专门查过一些关于姓氏来源的资料。
根据资料来看,冀(Jì)姓源出有二:1、出自以国名为氏。相传唐尧的后代,在西周时有被封在冀国(今山西省河津县一带)的,后来,冀国被虞国所灭,冀国的公族后代遂以原国名命姓,称冀姓。2、出自姬姓,以邑名为氏。春秋时期,晋献公灭掉了虞国,冀遂成晋邑。后来晋国大夫郤芮因迎立晋惠公有功,被封于冀,世称冀芮。他的子孙以封邑命姓,称冀姓。 得姓始祖:冀芮。冀姓是唐尧的后代,得姓于春秋时期,是一个以国为姓的姓氏。冀是我国一个古老的地理名词,古代九州中就有一个冀州,领域就在现在的河北、山西两省以及辽宁省辽河以西、河南省黄河以北的一大片地方。冀国大约是3000年前周朝的一个诸侯国,由唐尧后裔所传。到了春秋时期,冀国被晋国所灭,唐尧这一支后裔,依照当时的习惯,就以国为姓,称为冀氏。当年冀国的国都,就在现在的山西省河津县东北一处叫冀亭的地方。冀国灭国后变成了晋国的一个邑,后来被晋君封给大夫冀芮,冀芮的后代子孙,后来就“以邑为姓”而姓了冀。这在《路史》上有记载,说唐尧的后裔有冀氏。而根据《元和姓纂》上记载,晋国大夫冀芮,食采于冀邑,他的子孙后来就以冀为氏。望族居于渤海郡,即现在的河北省沦县一带。故冀氏后人尊冀芮为冀姓的得姓始祖。 冀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西周时有冀国(今山西省稷山县一带),冀国人后来以冀为姓氏。另外,春秋时期,冀附属于晋国,晋国大夫谷芮被晋王封在冀,称为冀芮,他的后代也称为冀氏。冀姓中人在我国历史上也有上佳的表现。譬如,北周冀俊,“性沉谨,善隶书”,因功累迁昌乐郡守及湖州剌史,为官每年以清约恬静自处,而且前后年所历俱有政声;金代诗人、尚书省都事冀锡;明代理学家冀亭;现代政治家冀朝鼎等,都为冀姓名人。
现在我们冀氏在村里是一个比较大的家族,虽然冀这个姓氏很少见,但我为我的姓氏骄傲。最后我想说:“冀”代表“希望”,希望我们冀氏越来越繁荣。
第三章 消失的老人“哑巴”
哑巴家就在我们家的土坡下,哑巴在我的记忆中一直是小时候那样。虽然他常年干活,但他的容颜却好像一直未曾改变过。在我记忆中的他,总是穿着那一身在八九十年代流行的破旧的蓝布衫; 说话时那似笑未笑的面容,总是佝偻着的脊背,抽太爷旱烟时弯曲的手指,都让我记忆犹新。那时候的他时常扛着锄头经过我家门前,那时候佝偻着背的他,一个人孤独行走的背影也快要在我的记忆中渐行渐远,那时候不能与人交流的他,从小到大与别人不一样的他,一个人在寂寥的山上从早到晚劳作的他,该是多么孤独。
记忆中的他和他的四哥一直生活在一起,他家里的房子有几十年了,破旧不堪的模样,记得我去过他家的时候是在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屋子里黑乎乎的,家里的陈设简单,一台旧式的黑白电视机,那时候村里大多数人就已经有25英寸的大彩电,家家开始盖起转瓦房来,可他们家依旧是那两间破旧的黑乎乎的老房子。不过那时候,记得哑巴爷爷家院里院外有好多梨树杏树。那时候年幼无知和调皮捣蛋的我,总是伙同小伙伴们一起去偷摘哑巴家的杏子,他很凶,会追着打我们,指着骂我们,而且从小时候起,就听母亲用哑巴和老回回会把我们抓走的故事来吓唬小孩子,所以我们那群小孩子也是比较害怕他的。可还是会偷摘他家的杏子,那时候的我们估计把这当作一种乐趣,乐此不彼。
记忆中的哑巴家,他四哥腿瘸,所以一直是哑巴在干田地里的活,不过那几年他四哥会帮着,最后他四哥的病严重了, 也就靠他一个人了,中午的时候总见他经过我家门前,看见我和妹妹他还会笑一笑,记得有一次他还给我们家送了油饼,我记得那时候的我特别惊讶。话说哑巴的四哥也是个可怜人,那时候因为家里穷,妻子跟着别人走了,后来他的腿瘸了,就把孩子也带走了,孩子不管他,后来可能因为孩子长大了,而且那几年为土地权的问题,他们家孩子又跑回来照顾他,可后来他四哥死了,空荡荡的家里就剩下他一个过活(就是生活的意思)。我也再也没见那些孩子来过。
两年前过年的时候,回到村里,才听人说哑巴一个人离家出走了,估计是没有吃的,人们也不知道原因,都是各种猜测。现在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或许饿死了,或许在哪里乞讨,不过太爷还会偶尔怀念他,毕竟他和太爷用着我们不懂的那些吱吱呀呀的话语和手舞足蹈的手势进行着沟通。后来听人说起:在哪里哪里见过哑巴,不过最终他还是淡出了我们的生活,了无音讯。在农村,又有多少这样的老人被遗忘了呢?他们的存在根本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哪怕死了,消失了,也没有多少人会理会。没有亲人,没有纪念他们的人,在村里也没有存在感,就这样的他们,逐渐的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再也没人记起。
第四章 苍苍子
苍苍子家的老院子在我们家的后面,小时候总在他家和他女儿玩,母亲说:那时候我和妹妹还小,没有人看管,她忙的时候,总会把我和妹妹托付到苍苍子家,他母亲会收留我和妹妹,让我们姐妹两个在他家和他女儿玩。他家的情况也不是很好,我记得他家老院子里就三间破破旧旧的屋子,屋子里乱乱的,不太整齐,还有一台小黑白电视,可那时候的我们却玩得特别开心,不会在乎他们家怎么样,我们什么也不会考虑。
据说苍苍子的老婆是一个神经不太正常的女人,经常听到人们议论纷纷,可是我却觉得她挺好的,虽然见了人话很多,一时说不清楚,可是她却很热情,见了我和妹妹总是微微一笑,或者和我们打招呼。苍苍子这个人比较败家,村子里的人都不怎么喜欢他,家里穷,可他还爱耍赌博,家里地多,他就输地,有时候还把家里的粮食卖掉去赌博,弟兄们里面就他过得最窝囊,虽然人心肠不错,但这样的男人,在我看来,是特别没有责任感的,不能解决妻儿老小的温饱,不能让孩子与他人家孩子一样有一个好的家庭环境,还连家里的粮食都拿去赌博的人,心肠再好,又有什么用?这样的男人,让我觉得可悲。不过,幸好他的女儿特别出息,学习很厉害,今年好像考上了大学,为家人争了光。
去年父亲在老家开车把他家的屋子撞了一个窟窿,然后我们一家人去给他家修补,屋子里摆设很少,一个桌子,脏兮兮的,屋子里也黑乎乎的,厨房水桶里的水似乎放了好长时间,上面有一层东西,弟弟口渴的不行,看了他家的厨房之后,愣是不进去,更别提喝水了,小小的年纪,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要回家,我心里也很难受,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回家的路上跟母亲说起,母亲告诉我们要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要不是她和父亲省吃俭用挣钱,我们家也是一样。母亲告诉我不要轻看任何一个人,苍苍子媳妇傻怎么了,母亲却说她很感激当年苍苍子家收留我们姐妹两个的事,要不是当年人家照看我们两个,我们两个不知道还是个啥样子。是啊!不管在任何时候,人不应该忘本,也不应该忘记帮助过你的每一个人,学会感恩,这是母亲教给我的道理。
第五章 最美的爱情
最好的爱情大概就是由爱情转向亲情,然后相伴到老。我不曾期许过爱情,但我坚信爱情的存在。我爷爷喜欢喝茶,所以我奶奶练就了一手好茶艺。午后温茶,总是一只茶壶,两只茶杯,就那么安静的放在茶桌上,瓷杯花纹精致,咫尺相对。
一壶茶可以供给他们一下午的水分,因为他们喝茶的时候,喜欢说话,我从未见过一对老伴相扶走到晚年,竟然还有那么多的话可以讲给对方听,并且不嫌对方话语啰嗦。
他们讲的都是最琐碎的生活点滴,就连以前住的房子朝西还是朝东,都能笑眯眯争执好半天。奶奶说:这是情趣。
后来我长大了,开始关注我父母的感情生活。
他们是父母之命,媒说之言,我一直以为他们的爱情很平淡,乏味可陈。而且生活中时有争吵,也一直以为他们之间没有爱情,可其实是他们早已将爱情转化为了亲情,两个人虽然时常吵闹,可是总会和好,有时候母亲嘴上说父亲,可是却不容许别人说父母一个不是,这就是对爱人的维护。“我”可以说,但别人不可以。时间稍微一长不见就会想念彼此,牵挂彼此。
我记得上初中的时候,我从老家抽屉里的一个没皮的本子里翻出来一些书信,竟是父母的书信。在我幼年时候,父母要养活家里,便经常外出打工,很长时间不能回家,九十年代的时候,科技没有这么发达,人们的家里也没有多么富裕,所以一切联系只能靠书信。对彼此的想念就字字句句写在信上。我记得看完之后我笑了,没想到从不说爱的父母,年轻时候竟然也有那么浪漫的时刻,却也是美好的回忆。现在的他们,不轻易说爱,是因为他们懂得爱不是嘴上说说就可以,他们更喜欢用行动去证明。就比如粗枝大叶的父母从不会给我们姐妹买衣服,却会给母亲买鞋子,衣服,包包,以及手饰,当然母亲也喜欢。这也许就是爱,他们不会煽情的说爱你,却用行动证明着爱,这也许就是最好的爱情。
母亲说:其实爱和婚姻无关,如果两个人彼此相爱,纵使没有婚姻,也会彼此为了爱,坚守一辈子;倘若男女之间没有爱,那么婚姻对于他们来说,不过是一道程序而已。
爱情只能在生活里才能凸显出它的纯度和高度,如果它能脱离浪漫,在柴米油盐中来回折腾几十年,每天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上演悲喜剧。那么,它便是这世上所有人最期许的爱情。
现在的我,可能还不懂什么是爱的真谛。但我知道爱意味着责任和担当,爱让我们学会承担。爱不是开心就在一起,不开心就放弃彼此这么简单。如果我们选择了爱一个人,牵起她(他)的手,那么不管经历怎样的艰难困苦,也不要放开彼此的手。据说人可以喜欢很多人,欣赏很多人,可是至爱的却只有一个人,喜欢和爱却在于时机。《传道书》说,哭有时,笑有时,保守有时,舍去有时。爱一个人大抵是懂得什么时候应该行动,什么时候应该安静地走开。爱一个人是只要和她在一起,用不着说话,相伴就是一种力量。”
陪伴是最深情的告白,我们依然相信爱情。
大家好,我是墨尔本.晴,希望我的文字能带给大家丝丝感动和微微的幸福。这对我来说就已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