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进二十四孝经的申生

《古文观止》第三篇《晋献公杀世子申生》,出自《礼记》。出自于《礼记》,怪不得,这么奇怪。其实原文应该叫世子申生自杀记,因为申生是自杀的,不是他老爸杀的。皇帝家嘛,生养容易,死杀也多,什么父子相争,手足相残,多不枚数。这次就是晋献公想杀自个儿子,为什么呢?没直说,可能跟自己被小老婆枕边香风吹晕了有关。但是想想而已嘛,又没真的做,夫妻之间还有无数次想要掐死对方呢。他儿子们也知道了老爹有这想法了。小儿子重耳就劝太子(世子)申生说:老爹老糊涂了,疑心重,又有个小老婆,在一旁煽风点火,你去跟他解释解释呀!申生说,不,我就不,他要杀我,我就死给他看。然后他不仅自杀了,还请自己师傅出山来辅佐自己的老爸,这么违背常理的事!为自己博得了一个孝名(被封为恭世子),也让自己老爸永远活在愧疚当中。

这种也只有中国《礼记》一类书籍才会有的故事,礼比生命重,伦理秩序比对错重要,孔子就说:“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到后世海瑞为了块饼把自己女儿饿死了。社工的价值标准排序还是有必要普及的,所有东西都对,是应该孝顺,但是也应该尊重和保护生命,而且生命比孝道重要呀,申生跟他老爹解释得清楚解释,解释不清楚就走呀,但是中国古代不鼓励儿子走,主张不停地委曲求全。

  不懂有个东西叫原生家庭创伤吗?即便是亲爹亲妈也有可能伤害到自己小孩,小孩也有权利避免伤害,哪有不准逃脱的说法呢,重耳就跑了,后来还回来当王了。郑伯他亲妈还想废他呢,他还好好活着,那种状况活不下来,又不跑,申生情商智商不高。而且申生他爸只是动了念头,思想犯罪又不算犯罪,非要自杀把他老爸的罪名坐实了,跟那个老子现在没办法做鬼也不放过你一个逻辑。关键是还有评论说教育大家有孝道,这样的孝道分明就是违背人性嘛!



晋献公杀世子申生

晋献公将杀其世子申生,公子重耳谓之曰:“子盍言子之志于公乎?”世子曰:“不可。君安骊姬,是我伤公之心也。”曰:“然则盍行乎?”世子曰:“不可。君谓我欲弑君也。天下岂有无父之国哉?吾何行如之?”

使人辞于狐突曰:“申生有罪,不念伯氏之言也,以至于死。申生不敢爱其死。虽然,吾君老矣,子少,国家多难。伯氏不出而图吾君,伯氏苟出而图吾君,申生受赐而死。”再拜稽首,乃卒。是以为恭世子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秦得百里奚 没读过前面历史的人可以左转(【老秦人的故事】9、秦之霸业) 公元前659年,秦穆公元年,因为茅津被...
    枫离秋阅读 1,020评论 0 0
  • 简介:一个小人物的半自传体,一个平凡的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平凡的事,但是她的爱和幸福,快乐与痛苦却是那样真挚而热烈...
    小倩星阅读 5,627评论 0 62
  • 第一章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天启三十二年,春。 京城。 朱红漆染的大门,天启帝亲自题字的烫金匾额,门口的两尊...
    玄道阅读 445评论 0 4
  • 作词 张馨之 对坝坝的圪梁梁上 谁怀抱小羊等情郎 那是情深的二妹子 想哥想的心发慌 枣树下的硷畔畔上 那是谁在望了...
    馨之随笔阅读 36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