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胖养猪记

出乎我意料的是,二胖是92年生人,只比我大两岁。

现在,他已是一儿一女的父亲。


有关于他,一直有两个“传说”。


一是,他和他的爱人,经人介绍认识后,仅一个月后就走入婚姻殿堂。


二是,他用自己从畜牧学校学成的技术,带着六只淘汰母猪,返乡办起猪场。


三四年过去,最初的六头淘汰母猪,发展成现如今四百多头猪。


二胖,成了县城养猪企业和青年创业的标兵。

父母家庭

小时候,二胖就住我家楼上,他圆圆脸上的两抹通红,透出些可爱。但二胖的表情,总是冷冷的,又有受了委屈的模样。


相比院里其他每日玩耍的伙伴,我和二胖,几无交集。


我以为二胖是个听话的“好孩子”。直至最近,父亲才告诉我,幼时的二胖,在家属院里虽安静内向,但在外面常常调皮打架,壶关县的所有学校,他几乎住了个遍。


二胖哥哥叫大胖,又高又瘦,寸头精悍,走起路来十分轻快,看起来是个“不善言谈”的神仙学霸。


二胖妹妹叫惠淑(化名),她和俩哥哥的安静全然不同,98年的她,反倒经常和我们玩耍,撅个小嘴,可爱又“强势”。没记错的话,她和我拍过洋火皮。


一家有仨孩子的情况,在我们院儿较少见。


惠淑在猪场养了两只猫咪

二胖妈妈,建霞阿姨(化名)和我母亲一伙人的关系很好。院儿里,楼廊中,常能听见建霞阿姨爽朗又亲切的笑声,她皮肤白皙有血色,身材高挑、马尾干练,十分惹人喜爱。


二胖爸爸栋才(化名)叔则谦卑寡言,黑框眼镜后面,是标准的帅气国字脸。鼻子下面,挂一缕单纯憨厚的浅笑。

张三的歌

养猪的过程并非那么容易,也不是几句话那般简单。


太原畜牧学校毕业后,二胖先在别人猪场干了几年学徒,熟练掌握各项技术后,他从别人那儿“低价”收了六只母猪,返回壶关马驹村老家,说是要开猪场。


六只母猪倒没花太多钱,但建猪场需要的土地、猪舍、饲料、消毒和运输设备,都要价不菲。

栋才叔想方设法,东拼西凑,猪场,终于才算建了起来。


谁都吃过猪肉,但谁也不懂养猪。


疾病防疫、猪场管理、饲料营养、遗传育种、环境控制……所有工作,全靠二胖一人。


忙起来,二胖家也不回,在猪场吃,在猪场睡。时间长了,六头淘汰母猪,竟相继孕育出好些只质量上乘的猪仔。


猪仔多了,猪场的事情就更多了。二胖干脆不回家了,回了家,别人也嫌他“臭”。


但二胖自己不嫌脏,也不嫌累,他的全部的事业的决心,好像就杠在了这条道路上。


建霞阿姨说,二胖小时候就喜欢猪狗猫,天天和小生灵们“厮混”。


建霞姨心疼儿子,也在猪场帮起忙来。有时母猪生产的夜晚,母子俩人,猪舍一呆就是一整个大夜。


有的母猪下崽下得利落,不一会就下完十几只。可有的母猪头崽和二崽间,就要等两三小时。


没办法,母子俩就支棱着,在静谧的乡间午夜、在猪鸣和粪便交织的凌晨。


2018年是最困难的时期。猪价下跌,猪疫横行。二胖的猪场受到巨大冲击。


一家人很难,甚至想过放弃,但二胖依旧坚持坚守着他的事业。时间有时候真的能治愈一切。


再困难的时刻,撑一撑,好像也很快过去了。


风口之猪

不平凡的2020还在继续,“计谋不断”的新冠疫情依旧高调。

不过,从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猪肉乘风破浪,站在了消费的风口尖端。


猪价提升,对于二胖的猪场当然是好事。


经过几年累积,猪场现有60头五六百斤的母猪,她们的任务是极尽所能的生产猪宝宝。


吃奶的猪宝宝和断奶的猪小弟,是猪场的青春活力,他们或许被其他人收购,当成猪崽苗子好好育养,或是成为隔壁两百多斤重的成年肉猪,被拉送市场屠宰。


建霞阿姨比前几年显得操劳了些,她坐一旁,不无叹息指着栋才叔说道:我嫁给你栋才叔后,真的是没有一天不受苦受累的日子。


栋才叔依然只是谦卑憨厚地笑笑。我和父亲打趣到,虽然你们经历眼泪辛酸,但二胖的猪场效益到底是好起来了,为了自己的事业奋斗有动力,这其实是种莫大幸福。


建霞姨也笑了,她也赞同我们的观点。二胖的猪场越来越大,不仅终于把前几年的欠款偿还殆尽,现在还对大胖惠淑都进行了高薪“聘用”。


猪越来越多,猪舍越建越大,不得不雇两个工人帮忙。

这样也好,前些年辛苦的二胖和他的父母,终于,可以歇歇了。

可怜天下父母心。


曾经大家并不看好二胖,嫌他“臭”。但这么多年轻人,偏偏是二胖坚持了下来,越做越好,越做越大。


每当栋才叔批评二胖的时候,建霞阿姨会在一旁说道说道:不歪了,二胖算个好孩子了。


是啊,不到30的二胖,全凭多年的一己之力,给猪场垫下基础;18年的危机没把他打倒,家庭和为人父母的压力没让他分心,和猪“同吃同睡”又如何呢?


我们应该如何定义事业,定义成功,我不知道。但是在我看来,二胖的故事,就是我们这一代青年人的典范。


渺小、渺小


这个时代,只看谁能真的做出成绩,谁能真的坚守到底。

二胖做到了,但是他的猪没法做到坚持到底。


每一头猪,最终都会走向人类的餐桌,它们此刻的活泼让人百感交集。

有只猪好像看透红尘,它就这样扯着眼睛一直看我。


小时候我不吃菜不吃水果,父母也说我不吃肉,所以一直不知肉的美味。


长大后我打趣,要是幼时不挑食,可能也是个180的大小伙子,我还经常“怨告”父母家里从来也不备着些肉。

妹妹不爱吃猪肉,父母也不擅长做肉,因此我家,的确总也见不什么肉色,我的抱怨也没错,恩恩。


大学时期,结识很多穆斯林的好朋友,在他们的文化中,不食猪肉,对于猪,我也有了更多的理解。

也有人说,猪的智商和人类很接近。中国人用“猪狗不如”来骂人,但又悉心养猪,其实不过是为了口腹之欲。


不必过多言说,人是万物之灵,他们主宰宇宙生命的诠释话语权,继而主宰猪猪们的“悲惨”命运。


但终究,人类又何其渺小,他们只是自认为是万物之灵而已。

不期而遇的瘟疫,蝗灾、洪水和山崩,时时刻刻都提醒我们,要保持谦卑。


二胖养猪的养猪故事还在继续,人类的谦卑尚在路上……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