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今天想单独在家学习,听录音,记笔记,看课程,可能又是属于自己忙碌的一天。孩子们参加莲花山的户外活动,爸爸本想休息一天,让我带去,今年的最后一次了,他说梧桐山的活动我都没去过,莲花山也才去了2次,好久没陪孩子们了。
我说出自己的想法,觉得自己现在刚刚开始,很多需要学习的东西,需要时间,别人花2小时就能做好的事情,对于我来说,也许要花双倍的时间甚至更多还不一定能吸收,听到他这么说,我就有点迟疑。迟疑是因为每次活动确实都是爸爸陪伴,好像妈妈总是缺席,不是出外上课就是在家上课,我稍微有了点点的内疚感。转念一想,他们出去玩,我在家认真学习应付工作,给到孩子们正向积极的影响力,也是不错的选择啊!可孩子们的童年时光稍纵即逝,我何时才有时间?那些职场妈妈是如何平衡家庭(孩子)与工作的呢?我真是没想到如今我也需要思考这个问题。
张先生听我这么说,也能理解,并没有过多要求我一定要做出选择,完全尊重我的决定,只是表达自己的想法而已。他的想法既然表达出来了,我不可能不作出回应,他说的也在理,虽然他的想法一抛出来会给我造成一点小小的困扰,甚至会打乱我原来自以为规划好的日程,但我也重视他的想法。
想了想,还是决定和他一起参加孩子们的活动,解决办法是,我可以在活动过后,给自己预留2个小时的学习时间,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我可以平衡好这些事情。
天气预报还真挺准,提示四点左右有雨,下午三点多,老牛老师和灵煦老师正在给家长做年终总结,才说了一半,雨就滴下来了。我主要说了两点:一是大宝想要参加大童的活动,他自己也問了牛老师,可能是觉得和这些小屁孩玩久了,很多游戏都挺熟悉想换换了。二是两个孩子状态越来越好,越来越融入这个集体,哥哥越来越放得开;二宝也是,今天很投入活动,吃饭前走在老牛身边,聊了一路,都是抬头和老师说话,有問有答,聊得投机,一改往日的不开腔闷葫芦。内心对两位老师充满感谢,也感谢一直以来坚持付出的家长,还感谢张先生的陪伴付出,爸爸也有很多的改变,看到他与这个集体的老师家长都混得挺熟悉了,不再是开始的边缘游离状态,很有归属感,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