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本厚厚的书,能读懂这本书的是父母
最好的育儿书籍也不可能面面俱到讲述所有的育儿可能遇见的问题,最好的育儿专家也不能解决各种各样的所有的育儿困惑。真正了解孩子的人,其实就是与孩子朝夕相处的父母。其实对于父母来说,学到了多少育儿方法和技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溢满父母心中浓浓的爱意,以及这种爱意带来的育儿直觉。“一切为了孩子”是父母内心深处永恒的念头。当孩子有种种不适,父母一时又找不到外来的有效帮助,当感到束手无策时,请冷静一定要下来,并且相信自己的直觉,只要你们认为对孩子有益无害,那就放心大胆地去做吧。孩子会用身心健康发育的事实,来回报对父母爱意浓浓的养育。也不必太在意周围人对你们育儿方式的评说,要坚信,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一定不是别人,而是你们自己,所以也只有你们才是最好的、最优秀育儿专家。
任劳任怨是父母的必修课
在从孩子的视角来看,无论是爸爸和妈妈,都没有谁责任大、谁责任小、谁任务重、谁任务轻的问题,爸爸妈妈对孩子是同样重要的。但是呢,爸爸心中一定要有一杆秤:在养育孩子方面,妈妈其实是最辛苦,对妻子必须多加体谅和谅解。
经常会遇到很多妈妈们向我这个怨言倾听爱好者倒苦水的事情。其实对于身体上的不适她们能够克服,但在精神上的不快却常常使她们难以承受。在这里,我想对“一肚子苦水”的妈妈们说一个基本道理:育儿这是一个任重道远,要学会任劳任怨。如果妈妈常把辛苦挂在嘴边,任劳不任怨,在幼小的孩子心理上会逐渐产生心理负担,心智发展会受到非常不利的影响。同时丈夫会感受到心理上的压力,失去为家庭、为孩子而努力工作的动力源泉。在儿童心理疾患的临床检验中,发现许多儿童心理疾患,最早的起因,是妈妈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对育儿的重负,任劳不任怨。夫妻之间纷争不断,育儿生活中缺失应有的融治、和睦、爱意浓浓的氛围。而在不知不觉中,这样心理疾患的种子就可能埋在了宝宝心中,难以消除了。
任劳任怨是妈妈的必修课,如果夫妻相互引导,共同“必修”这门功课,那么孩子一定会健康地生长发育,快乐地成长起来。
信念能开发育儿潜能
宝宝1岁前,是父母学习如何哺育最投入的一年,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宝宝的喂养上。如何能让宝宝正常、健康地发育起来,是新手爸爸妈妈最大的心愿。
宝宝1岁后,父母积累了许多养育孩子的经验,遇到问题不再无所适从了。很少再有父母每月积极的给宝宝测量体重和身高,不会因为宝宝少喝一口奶而发愁,更不会因为宝宝无缘由的哭闹而半夜更去看医生。更多的父母则把重点从“养儿”逐渐转移到了“有儿”思维上来,妈妈开始更加关注宝宝的体能和智力的发育。
随便宝贝们的成长,父母会再次遇见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惑。幸运的是,现在不仅可以从大量的育儿书籍、杂志、网络中获得养育孩子的知识,还可以到专门的机构去咨询,甚至可以得到育儿保健医生或顾问一对一的指导和帮助。
其实我要对父母传达的是这样一个理念:尽管社会上有许多机构,许多专业人士,许多知识、信息、经验、忠告可以帮助爸爸妈妈育儿。但是,所有的帮助都是外在的,在养育孩子的道路上,父母应该始终坚信自己有能力养育出身心健康的孩子。这是内在的力量,是一切外部帮助能够发挥积极作用的根本保证。父母生育了孩子,就夜一定能够养育孩子,这是最朴素,也是最深刻的自然法则。如果忽略了这个法则,就等于放弃了发挥父母所具备的潜能力量。坚定的信念能开发父母的潜能,坚信自己能把孩子养好,就一定能调动养好孩子的巨大潜能,这是任何外在帮助都不能与之相比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