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了的中国人能摆脱文盲却为什么依旧美盲?
赏析艺术作品,特别是绘画艺术,华丽、气派、雅致、细腻等等这些人的主观感受都不是美学用词,构图思考、层次关系、用色方式、笔触表现力、思想的体现、气象韵味等等,这些才是欣赏艺术品的着眼点。
按理说,中国在这个星球上,是唯一具有历史连续性的民族,这几千年的生息繁衍即使不谈成就,至少经历也是极为丰富的。一个有着绚烂过往痕迹的民族,缘何走到今天大众的审美能力孱弱得如同未经过世面的小孩子?
笔者有个在大学里做教授的朋友,去到她家里,印象最深刻的是书很多,多到随处可见成堆的程度,书柜是有的而且很大,但书实在太多了,渐渐地便一堆一堆那么放着了。她家的家具是考究的,材质考究做工也考究,满屋子随便转转就可以看出来,这个家里没有一件便宜货,无论是学生或朋友送的,还是自己家人买的,全都是高品质的物什。遗憾的是这些高档物品在这里只发挥其技术功能,统统杂乱无章地摆放着,毫无美观感受。这就好像一个装满财宝的仓库,很多的好东西聚在一起,彼此倾轧,令观者除了看出了值钱外剩下感觉的就是乱,看着堵得慌。
有文化有地位不缺钱的中国人,为啥独独缺失审美能力?
任何事物的发生成长和壮大都是有缘由的,说白了就是都是有根的。中国艺术也有自己的根,文学艺术有、音律艺术也有、绘画书法艺术有、工艺美术有、民间艺术也有… …不仅有,而且极其成熟且枝繁叶茂。然而有一天,这个根被生生地割断了。
列强的入侵、皇帝的倒台、军阀混战都没能消灭掉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即使在最黑暗最混乱思想最活跃的民国时期,新诞生的岭南画派也只是在中国艺术里添加了西方艺术的元素,开创了中西结合的绘画风格而已,因为这时候的中国思想和中国艺术已经强大到无可撼动。但是,不是好的就能留下来,得是民众想留的才能保留得住。
1949年的一天,中国人决定由工农当家作主,一致推崇工农是华夏土地上最伟大最有地位的人群。遗憾的是,人群就是羊群,旗帜变化了,一切就都变了方向。而这一切对于艺术而言就远非变化了那么简单。曾经代表着高格调高情趣的封建文化和资本主义尾巴,被逮到的就被割掉了,没被逮到的也必须自行藏了起来,这藏起来的锣自然是敲不得的。对于艺术这种需要在传承中进步和发展的文化而言,氛围的缺失就像是离开了土壤的植物,前景可想而知。于是封建残余里的些许精华便随着这最后一批人生命的消亡而永远地消失了。
新中国虽瘦弱但踌躇满志,当下的国情和民心都敦促着人们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物质建设中去。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浪潮之下,艺术在普通民众眼中就显得尤为中看不中用,这时候的艺术很像是个寄养在农家的落魄贵族,越华丽就越碍眼。艺术如鸡肋似的既委屈又尴尬地站在角落里,想伸手出力却被嫌弃,农家活忙啊,劳动人民既没有兴致也没有精力去了解贵族阶层的立场和思想,只是觉得你不添乱就谢天谢地了。
逐渐富足起来的劳动人民开始有了富裕的精力摆弄精神世界了。然而暴发户的审美跟有传承的种族审美是有本质不同的,不同在于他们一个是没有根的个体审美,不管这种审美观念是从哪来的,本质上是带有很强的个人喜恶取舍的;另一个是整个族群一代又一代有批判有继承,有实践有思考,有深度高度厚度有沉淀然后建立起来又传承而来的审美定式。这种审美功能就强大了,有教化民众的能力也有广为传播的意义。
鸡婆和计较是人的本性,所以上流社会也是有鄙视链的,钱的多少只是穷富的划分标准,但是在上流社会里,除了钱,从事的行业、帝国的规模、家族的历史、后辈的培养等等都可以成为优越感或被倾轧的理由,所以从世俗角度上讲,艺术倒是雅俗共赏,贫富皆需高攀的神一般的存在。
从现实意义上看,美是不能当饭吃,但饭也无法拯救一个迷失的灵魂,美却可以。因为人在困境中,能拯救自己的不是双手,而是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