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的光影记忆

跃跶/文

今天,我早早的开车来到了我这个新单位,在单位门前的停车场,我刚停好车,正在车上要把我的电脑包拿下来,忽然发现道路对面有位老同志停下脚步,一直朝我这边望,他带着一个浅蓝色的遮阳帽,看了我半天,也没说话,当我抬起头,也向对方看去,才感觉,这应该是我过去的一个老同事,但一时竟然有点想不起来他叫什么名字了。我只好站在道路的对面朝着他打了声招呼,他看到我,急忙要过到路的这边来,差点被路过的汽车撞到,我急急的喊,慢点慢点。待到走过来,才想起来这是一位多年没见到的老同事了,他的记忆还不错,能叫出我的名字,但我只记得他极其爱好摄影,过去那个单位里面的好多照片都是他拍的。我们急切地互相问询彼此的近况,谈起一些过往的事,心中不免有些感慨。他刚刚退休几年,退休这几年,那股子对摄影的痴劲儿一点没减。他说自己没别的爱好,就爱好这一样。现在他还参加一些摄影活动,我想象着他年轻时在单位摄影的身影,那个大块头的相机永远在身上,那一股子执拗的热爱至今仍然让我回想起。

和他聊聊在一起工作的事情,我想起了当初我们在一起的愉快事情来,他爱好摄影,其实摄影对我来说,也是我的业余爱好,当时也有一些志同道合的摄友,我们经常在一起探讨有关摄影的问题,聊着聊着,那些一起工作的愉快片段涌了上来。我们本就是摄影路上的同道中人,当年经常约一群爱好者探讨技巧,热热闹闹的场景还历历在目。我忽然想起他曾拍过一座很特别的桥,便问:“你还记得拍过一座桥吗?大连的俄式建筑,你选的角度特别好。”

他笑着摇头:“自己拍过的太多,记不清具体是哪座了。”

“那照片我一直收着,还常拿出来用呢。”我补充道。并给他讲了这座桥的一些历史典故。

他愣了愣,随即恍然:“哦……当时就觉得那桥有股特别的劲儿,倒真没想到背后还有这么多说道。”

“那照片我存着呢,”我掏出手机翻给他看,“你看这桥栏上还有经典的欧式雕花,还有绿皮火车通过的掠影,现在已经拍不到当时的景色了。”

他凑近屏幕,眼睛亮了亮:“哦……是这座啊。”手指在屏幕上轻轻点了点,“当年就觉得它站在那儿,像在说什么故事,没想到你还真收藏着。”

几句话的工夫,我们一同带入到过去在一起工作的时光,这些记忆中的细节仿佛又鲜活起来,这些年来,他仍然在摄影的路上,而我,在一些琐碎的事务中渐渐的忘却了自己还有的爱好。

我们就这么站在路边,没有边际的聊起一些过往的事情,夏日里的热浪也没有影响到我们共同回忆过往,忽然想起在文化宫那段日子,那时我分管企业文化宣传工作,他也常来帮忙,相机总是不离手。那真是段热热闹闹的时光啊。下面文化宫里经常聚着一群爱琢磨的人,有趴在琴键上找旋律的作曲家老贺,有握着笔在稿纸上涂涂改改的词曲作家老徐,还有像他这样背着相机和扛着摄像机追光影的,他们个个都有特点,眼里都闪着对文艺的热乎劲儿。那时总凑在一起折腾点东西,今天为企业拍一部记录生产工作的短片,明天又琢磨着拍个讲企业老故事的文艺片。他负责拍照时最较真,为了等一个绝佳的光线,能在同一个地方蹲一下午,拍到满意的画面。现在回忆起来,那时制作了好多片子和词曲,有的获奖有的没有获奖,但那时的创作激情现在想起来还历历在目,画面里的人、声音里的笑,都像在昨天。

只是聊着聊着,话头就沉了。当年一起扛机器、改脚本的伙伴,有几位已经不在了。他轻声说:“那会儿总觉得有大把时间可以挥霍,哪想到……”后面的话没说出口,我们都沉默不言了。

我时常在想,我也快到了他这个年龄,这个年龄,才真的把“身体”两个字揣进了心窝里。事业上的起落、日常的琐碎、酒桌上的寒暄,忽然间觉得都应该卸下来,渐渐看淡了,心里的许多束缚都该松一松了。

快要分别的时候,我们彼此相对加上了对方的微信,看到了他爬上鬓角的白发,有了老年斑的脸庞,我忽然觉得,有些东西比记忆更经得住日子,比如他拍在镜头里的桥,比如我们此刻站在这里,聊着就想起过往笑起来的模样。这些都应该留在自己的记忆里,让这些美好留下时光的印记,祝福我们一路向着阳光生活。

                                                                        2025年7月18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