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设意境让空间成为心灵回归之所!

----画的意境,赋予空间一个灵性的生命世界

无论是诗词歌赋的画面感还是国画西洋画里立体呈现的画面,创作者除了技巧的运用外,或是对现实的折射或是某种情感的呈现更有其灵府的追求。

明代郑文林的《山水人物图》放旷恣肆,透出一种飞旋的节奏。参天的古桧,在风中盘旋,率意而舞,而树下的石头似乎也飞旋了起来,石间有二女子窃窃私语,整个画面都躁动着。但就在这飞舞的画面中,却有一高僧淡定如水,闭目而坐,静静地打着禅,做着灵魂的清修。画中极力突出喧嚣而诱惑的外在世界,以此与禅者心灵的淡定形成鲜明的对比。----引自中国美学大师朱良志先生

室内设计用大理石、涂料、板材、瓷砖等材料,装饰了室内空间,这个过程是理性的。陈设艺术须感性地让室内设计锦上添花。而花要怎么添,不只是按秩序或者我们对风格模式化的理解,按照知识化的条条框去添加,这是批量化的生产模式,是一种快餐式的文化。

当然,这要回归空间的要求和定位。如果,需要营造的是一个有情感、有意境、有灵性的空间,你就要放下约定俗成的框架。这时的你,就是一位导演,窗帘、家具、灯具、地毯、艺术品、工艺品、花艺、装饰画就是你的演员,卖不卖座,能否打动观众,要看演员们如何演,如何配,服装舞台如何塑造,形体语言如何表达,剧情如何生动。作为导演,要清楚每一个演员的特质,都要了解他们、读懂他们、知道他们是否能适任其角,是否能衍发和激活角色的生命力,一个场景有画面感,一句台词有剧情感,一双眼睛有故事感,让人与物有情感、有情节、有交流地相互融通。

演员之一的画,即是点睛之笔,意境之船,切不可随意敷衍了事,仅仅看中色彩、风格,流连于画的外在表现形式即可,这是一种不负责任不了解其所以然的做法。画的内在灵魂即可赋空间予灵魂。如果只是从形式上去思考,亦如苏轼所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画的意境就像有灵性的音符在空间里跃动着,空间因此而摈弃了理性的冷漠,多了感性的温暖和灵府的高度。郑文林的《山水人物图》的画如果挂在书房,那么就明志着书房的主人,在书香中,一念心清净,处处莲花开,展现一种笑看云卷云舒的人生修行状态。文徵明的《中庭步月图》如果挂在茶房,我们便可感受到茶房主人在追求着一种自我的回归,在“吃茶去”的当下,知道一切外在追求的虚妄不真,而那个长期被忘记的真实自我,才是根本。“人千年,月犹昔,赏心且对樽前客。愿得长闲似此时,不愁明月无今昔。”不是今宵的月亮比往日明,而是因为往日缺少感受明月的心。烹茗品之,心中有月,夜夜都有月明。

室内空间是人理性与感性的载体,有意境的空间是人灵性浸染的结果和对人生与生活灵觉的回归。有意境的一物一图,可激活空间的美感和情感。解读好它,才能恰到好处地在不同的主题、不同的风格空间使用它,从而画龙点睛。美跟创造有关,陈设艺术创作出有灵性、有美学的作品,人们方可在有意境、有思想的空间感受到生活的情感和人生的灵性追求。

(收听更多,请关注公众号“黑白咖啡钟文萍”)

a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同事介绍了一个朋友,他的表弟,开始碍于同事的面子见了见。很明显能感觉得到他是在迁就我,也多次提醒不要总是买一些东西...
    柠檬安然阅读 250评论 0 0
  • 现在的房价如此之高,已经远远超出了普通人的承受能力,所以怀孕的时候还没买房是很正常的事情,这里介绍一些租房要注意的...
    欧式马甲阅读 129评论 0 0
  • hhh
    ToGettttther阅读 199评论 0 0
  • 今天是放假最后一天啦,我放假前借那本书还没看呢,我只看了一半儿。今天我必须读完,因为明天就上学了。这本书...
    张余蔚阅读 3,16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