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初,群里要求大家推荐一本自己喜欢的,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我以为只需要推荐取得诺贝尔文学奖作者的作品,就推荐了泰戈尔的《新月集》,没想到需要推荐的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看到大家列出的长长书单,我发现自己竟然很多连书名都没有听过。
刚好在微信听书上看到了这本《精读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40本》,利用空余时间,我听完了这四十本书的简介。虽然很多书名都不记得了,感觉有些书还是翻阅过,听着这些简介依稀能想起一些故事情节。比如《切尔诺贝利的悲鸣》、《鼠疫》。可惜那时候读书只是囫囵吞枣,注重的是故事情节,甚至书名和作者都没有记住,更不用说分析过作者是如何构思的,用的什么写作技巧,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的写作方法。我基本读过就忘记了,大多看了一个热闹。如果可以,我想重读这些经典。
这个月读了白先勇的小说,本来想读他的《孽子》,但是想着是长篇,我怕自己读起来就废寝忘食,还是不敢贸然行动,还是选择读了他的短篇小说。
继续读叶楚桥老师的《人间不坠青云志》,这样美的一本书,不适合一口气读完。我一般都是用半天日子读一篇,读完再翻阅和这篇文章中相关的诗人和诗词的资料,喝一杯茶,细细的品味。此本书我了解了放浪形骸,惊世骇俗,在乱世不得不有所取舍有所妥协的阮籍,也知道了最美风仪的大唐名相张九龄。
这个月没有专门读一本书,因为上了卓老师的课,一直在回忆他课中讲到的一些怎么写小说的方法,就找了很多短篇小说来读,试图从这些小说的开头和结尾中学到一些,也试图模仿这些开头结尾来写故事。在写作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自己无法用语言描述的状况。因为我写出来的总是过于干巴无味有点像记流水账,总会有点气馁,从这里我感觉到自己还是书读少了,这是个慢功夫,只能靠时间的积累了。
十月没有写作的目标,都是胡乱的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大多都是凑更。前十天因为国庆长假没有时间静下来,月中又出了一趟远门。月末发现自己好像已经不习惯端坐在电脑前码字了。每天的日更总是会拖延到很晚才完成,甚至每天的点赞都懒得点了。
我还是不要给自己的懈怠找理由,应该每天都要坚持有质量地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