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知是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善意”,这是我今天早晨在半睡半醒时从脑海里蹦出来的一个想法。或许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想吧。
昨天下午我骑电动自行车走在西关街直行和右转混合车道上(这一段路没有辅道),在带状公园路口西边几十米的车道上存有下雨过后的积水,由于水较深我骑行较慢,快到路口时我才发觉后面跟着一辆汽车,当时我就想这位司机素质较高,没有象某些人一样按喇叭催促。后来在楼北大街看到有一家四口在前面走,男人抱着一个小孩在前边,女人在后面领着一个孩子在后边走,孩子有七八岁的样子。不一会,那个女人从孩子手里接过一个塑料袋子(里面好象还有纸之类的东西),团了几下顺手就扔到了路边,而前面三十多米的地方就有垃圾箱!此情此景,或许套用上海大妈的话最合适,“你是什么垃圾”!
我们常说要养成好习惯,从小培养孩子的好习惯。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出好的习惯?首先你得先知道哪是对的,哪是错的或者说哪是善的哪是恶的。如果没有是非观,那么一个人言行举止的依据就是喜恶。小孩子是没有是非观念的,所以他做事的依据就是喜欢与否。我内弟家的孩子刚刚两岁,在我们刚到家时,他和我家孩子并不熟悉,但他非要和我家孩子挤在一把挤子上坐下,还拿块西瓜给她,大人们夸他说知道孰亲孰近。其实大人们是在按照自己的理解来解释这种现象,这是不对的!因为如果按照这种解释,你就无法解释没过多久他就咬我家孩子和摔东西了!大们需要做的是恰当引导,把孩子的喜好与对错结合起来:当他因为喜欢做了对的事情,进行鼓励、甚至奖励,告诉他这是对的,为什么;因为喜欢做了不对事情,要进行制止、纠正、甚至惩罚,告诉他这是不对的,为什么。随着时间的增长,随着孩子理解能力的增强,他会逐渐建立起是非观并且行为按照善恶的标准来管理自己的言行举止,那么他后期的成长是健康的,家长与孩子的关系也会很融洽。
那么是否一个人只要知道了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就一定会有善的行为呢?不一定!就象前面提到的那个女人,如果说她不知道随手扔垃圾是不对的,没有人会相信,可知道不对为什么还那样做呢?很可能是她认为这是小事一桩,没什么了不起!“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古人的训戒不可忘!但真正从内心里自觉地践行起来并不容易,需要社会和个人都不断努力。
有人说应该加大处罚力度,因为现在违法成本过低!这很有道理,但还远远不够,并且过分强调处罚、强调法律的作用也有一定的副作用。过分强调法律的作用,让很多人把不违法当作行事的底线,只要不违法什么都敢做、什么都做得出来,就象随手扔垃圾这样的事,如果你指责她,她会说“我违法了吗?”之类的话。生活中大量的事情更适合用社会规范、用道德来调解,法律只能是最后一道防线。如果一切事情都以法律有没有限制为标准,你就会发现很多人虽然没有违法,但赚着昧良心的钱,做着损害社会良知的事,做出有损社会公德的举动,那么社会风气的好转就遥遥无期!
要想扭转不良的社会风气,建立起积极、和谐、友善的社会环境,引导人们知善知恶乃至为善去恶,应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
从社会层面上来讲,应该大力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摒弃以经济利益为唯一标准、以是否对自己有利为判断依据的错误观念,大力引导正确教育观念进校园,帮助青少年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整顿网络环境、影视作品、小视频等,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主流媒体应该主动承担起这个责任。
从个人层面上讲,应该提高自我的修为,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在平时就经常自省自觉自悟,慎独,不断地把善的观念输入自己的潜意识。当遇到事情时,潜意识会在极短的时间告诉你怎么做,而不是让大脑经过利弊权衡之后再决定怎么做。通过潜意识做出的决定既避免了受情绪干扰,又让人觉得行为那么自然,因为他是出于自己的良知。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善意,让他认为自己做正确的事是自然而然的。而决不象有些人做出点好事,满大街宣扬,老是怕别人不知道,这样的人可以肯定地说他不是出于自己的良知,而是经过权衡利弊之后做出的决定。当出于自己良知时,他不需要别人要求自己做什么,也不图自己得到什么利益,唯一图的是心安。遇到小事时,他就会象那个司机一样默默跟在后面而不催促,就会象我那样把车主动与前一辆车贴近,方便后面的车停靠,就会主动打开车灯给前边的孩子送去光亮;在危机关头,他会第一反应把门倚住,让学生们顺利从地震中逃生,他会第一时间抱起将要爆炸的煤气罐跑出去......
因为,良知是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