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的工作中,经常会碰见产品设计人员对复杂功能设计进退两难、无法取舍的问题。
产品设计复杂度的实例
在设置考勤规则时,涉及考勤组、班次排班等设置选项,由于当前的客户覆盖了不同体量的企业,所以在功能设计上会碰见如下问题:
- 复杂的规则设置用户是否能理解
- 复杂的实现在产品迭代排期时如何进行切分
- 似乎永远没有机会能够将复杂的功能做到完美
- ...
1. 从基础用户群体开始做设计
我喜欢摄影,酷爱使用定焦镜头,并且每次出行只会选择一支镜头,原因有很多:
- 年纪大了背不动
- 喜欢给自己的摄影增加挑战
- 定焦的画质更加出色
理解主题、适当的克制、多尝试,不仅仅适用于摄影,也适用于产品设计。
每次出行,目的都比较明确,所以对于摄影主题都比较明确了,因此最匹配的焦段其实在你出行前就确定了。当然,摄影过程中你会发现一些计划之外的景物会吸引到你,用预备的焦段可能并不是十分合适。这时,你可以选择放弃,也可以把它当作一种纯粹的挑战。
回到B端产品设计,在产品定义之初,目标人群基本已经确定了,也就是说:产品设计的基调也就确定了。
- 小白客户渴望产品帮助解决所有的问题,不喜欢深入去思考产品本身的问题。
- 专业型客户希望产品的一切都交给自己去掌握,喜欢研究产品的种种。
站在业务型产品的角度,其实只有开发者和系统运维人员属于专业型客户。
2. 找到复杂度的边界
周末带了支50mm出门了,碰见了环境人像和特写的镜头,我会选择剪裁和走近几步,这些都不妨碍你想要的作品。妨碍你的,是相机的像素允不允许你做大量剪裁,相机的最短对焦距离够不够短。
决定产品复杂度能力的,不是一个场景的设计,而是产品的基础能力。
说通俗点,有个好点的相机,和一个勤快的摄影师,复杂度重来都不是问题。
在考勤这个例子里,对普通用户(小白)屏蔽复杂度是必须要做的事情。他们也许能接受:不需要考勤机、1台考勤机就足够了,一个部门安装一个考勤机等场景,但他们其实没必要接受种种产品附加的概念。
如果把产品功能类比为一个表格,那么小白客户能接受的,应该是按照场景串联的一系列功能集合,就像一个sheet。而多sheet间重复的功能,才是产品复杂度解决的核心问题。
3. 平衡复杂度几种模式
Leica Q2虽然搭载了28的定焦镜头,但是它同时提供了35,50,70等几个焦段的剪裁能力。这就是一种场景的消化复杂度的模式:牺牲其他次要属性来满足更高的需求匹配度。
限制本身就是解决复杂度的关键,限制源于需求,也可以因为需求而打破。
类似的,还可以见到其他的模式:
- 对用户群体A隐藏复杂度,对用户群体B完全暴露复杂度。
- 用不同场景来体现不同的复杂度,并提供场景的构建能力。
- 不免费解决复杂问题,而是通过收费的增值服务定向解决。
- 提供线下解决复杂问题的途径。
复杂无可避免,就看在哪解决
几年前出门,都会纠结带上哪几支镜头,而现在已经变成了一种选择的乐趣。愿此文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