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不是文字的堆砌,而是思维的显影

《如何写作》第二章之读后感

一、方向:会从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文章内容框架,加上自己的切身经历与感受入手。



二、作者的写作手法:像是在和人对话,在输出观点的时候,会置身其中,然后很好的控制住“故事”和“观点”的长度,自我感觉,这本书既讲方法论,又可作为散文,又类似小说,文笔亲切但是有质量!



三、文章内容框架:

1.写作的本质:思考与输出、输入

2.如何思考:①问本质 ②建立联系 ③应用

3.如何输入:①高强度输入 (量变与质变)②有标准输入(精力有限) ③有效果输入(联想应用)

4.如何输出:①写得多次,还要坚持 ②故事观点都要思量 ③建写作流程(由宏观到微观) ④要有反馈(接受评价和赞美)



四、自我感受

这本书确实是讲如何写作的方法论书籍,很多东西,已经有人说出,但从未如此系统,需要思考和总结,这个能力确实重要!

输入需要坚持,因为思考的能力才不会麻木,养成输入之后,再去思考应用,就是不断思考的过程!最近没有好好读书输入,是自己的损失了……

说到应用,想起老王的《大学突围》,里面就将大学生如何在校园读好书,和本书中的“好的输入标准”挂钩,输入是想解决问题,输出是在解决问题中,如果我们能够把生活中的与自己有关的事,解决好,那么,将是挺有意思的一件事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