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听了很多大道理,可依旧过不好我的生活。”
为什么?
因为知道不等于明白,就好像你知道游泳的正确姿势,但是没跳到水里面,还是不会游。
事实上,在道理这方面有更深层的原因。一个人的三观的形成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各种思维习惯和行为模式都是长期所处环境不断熏陶出来的,单单只是道理怎么可能改变呢,就像瞬间的烟花,再怎么灿烂,也不可能让冰块有明显融化的痕迹,除非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极高自我觉察力,有但是极少极少。
道理要让人去意识,是意识,不是知道,还是有方法的。创造一个道理所要表达的情境,让对象处于该情境中,只有切身体会到道理所要表达的,才能意识到原来自身的存在的某些问题,才能够自发地去纠正。
就好比一个嗜酒如命的人,你天天跟他说喝酒有种种不良的严重后果,醉后怎么失态?没用,他体会不到的,自然都当作耳边风。只有让他看到一个人喝醉时丑态百出的样子,联想到自己喝醉也是那样,自然会自发地去改变,当然有例外,但确实有效多了。
再举些生活的例子,有的人喜欢浪费水,不断地劝告是没用,直接带他去缺水的地方生活几天就够了;有的人在别人都在安静休息的时候不懂轻声轻语,那么在他休息的时候也不给安静(当然是抱着教育的心态而不是报复,这就涉及一个度的问题)。
总之,要真想帮助一个人去纠正自己的问题,不能只是单凭说说而已,而是要创造相应的情境让对方深处其中去意识到自己的问题,然后自发的纠正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