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章旨】: 本章是孔子阐述仁者不偏私。
【注释】: 好(hào):爱好。恶(wù):厌恶。
【语译】:孔子说:“只有讲仁爱的人,才能够正确地喜爱某人、厌恶某人。”
【释义】:
这是孔子告诉我们,唯有仁者能够“好人”,能够“恶人”。“好”是喜好,“恶”是厌恶,也就是能够明辨善恶。在《论语·公冶长篇》中,孔子答复子张说,“未知,焉得仁”。如果没有智慧,怎么能够成就仁德?“颜渊篇”中,孔子答复颜渊说,“克己复礼为仁”。李炳南老先生引用这两篇的语句,说明“仁者有智,能克己复礼,不妄为好恶,故唯有仁者能好人、能恶人”。真正的仁者,一定有智慧。这个智慧是从他的仁爱心、慈悲心中生出来的,因为仁者只想别人,把自己忘掉了,完全没有自私自利,这时候就有了智慧。换句话说,有自私自利,就把智慧障碍住了。那要怎么办?要克己复礼。
“己”就是自己的一己之心、自私自利,以及跟自私自利连带在一起的种种烦恼习气,包括贪瞋痴慢,等等。这些都是因为有自己、有自私,才产生的烦恼,要把它克服住,不让它起现行,回归到礼上。礼是性德,回归自性本善,这叫克己复礼。仁者能克己复礼,他就不会妄为好恶,好恶不是根据自己的私心来做标准,不是自己的好恶,而是什么?根据众生的好恶来好恶。《大学》里讲的“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仁者没有自己了,可还是能表现出好恶,这个好恶是什么?完全是随顺大众的心理,一切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去考虑问题,这是仁人,这个时候才能称为“能好人,能恶人”。所以唯有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如果不是仁者,还有自私心,就不可能做到“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就不能好人、不能恶人。
《朱子集注》中也突出这一点,说:“盖无私心,然后好恶当于理。程子所谓‘得其公正’是也。”因为仁者没有私心,所以他的好恶不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他从什么?从公理的角度出发,从民心出发。程子所谓“得其公正”,大公无私,所以他的好恶都得其正。这是能好人、能恶人。
朱子又引游氏,宋代学者游酢的话说,“游氏曰:好善而恶恶,天下之同情。然人每失其正者,心有所系而不能自克也。唯仁者无私心,所以能好恶也”。人人都有好善好德之心,对于善的都喜好,为什么?因为本性使然,本性是本善,所以遇到善,人人都喜好。哪怕是一个做恶之人,看见人行善,他也会生敬佩的心。这说明是“天下之同情”,这种情、这种心,是相同的。对于恶会厌恶,好善而恶恶,这是每个人的天性使然。但是,“然人每失其正者”,为什么人有时候会偏了,失掉正了?是因为“心有所系”。“心有所系”就是执著、就是自私,把理忘掉了,用的是情,或者用的是欲,有情欲在心中,就不得其正了。而若不得其正,就会如《大学》中讲的“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意思是喜欢人们都厌恶的,厌恶人们都喜欢的,那就是违背人性,灾害必然会降临到他的身上。所以心正,心清净,能看清是非,依道而行很重要啊。
《大学》讲:“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里面有这些贪瞋痴慢的烦恼,心就不得其正。好乐是贪,忿懥是瞋,恐惧、忧患是痴。贪瞋痴在心中,他不能自己克制,不能伏住这些烦恼,所以心就不得其正。因此,这个好恶也就不得其正,就不能好人、不能恶人,落在自己的偏私狭窄的心里面。
唯有仁者没有私心,他的心就用得正,他的心里没有贪瞋痴。贪瞋痴是从自私里面产生的,有我,就有这些烦恼,把我放下了,就无私了,所以能好恶。他的好恶是与民同好恶,与天理同好恶。
《大学》里面关于这个能好人,能恶人讲了一个案例,“唯仁人放流之,迸诸四夷,不与同中国。此谓惟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这里面就讲,真正有仁爱的人治理国家或者辅佐君王治理国家,能真正大公无私,用中立的角度看待一切人。这样就能把那些自私自利的、不能容人的奸臣驱逐出去,不能让他在自己的国家留下来,而让那些贤臣留下来为民服务。
历史上,还有为人臣放逐君王的案例。就是伊尹流放太甲的故事。伊尹是商朝著名的贤相,他辅助商汤灭了夏朝。商汤去世以后,皇太子太丁还没登基就去世了,而另外两个皇帝“外丙”,“中壬”是太丁的弟弟,上任不久都中年早逝,于是伊尹立太丁的儿子太甲为皇帝,太甲是商汤的亲长孙。太甲即位三年中,非常暴虐,不遵守汤的法律,乱德。于是,伊尹将太甲流放到“桐宫”,让他自我反省。太甲在桐宫居住三年以后,悔过自责,回心向善。于是,伊尹又迎太甲回宫,将国政移交给太甲,太甲开始修德,政治清明,诸侯都心悦归顺,百姓安宁。孟子评价伊尹:“圣之任者也。”即圣人中负责任的人。
伊尹作为臣子放逐天子,这要多大的智慧、勇气和能量啊。在后世看来几乎是大逆不道的。但因为伊尹不是为自己,要抢夺王位或者泄愤。只是希望太甲能改正自身的错误,让商朝的江山流传长久,如果伊尹不这样做,太甲成为纣王也不是没有可能的。因为他完全没有自己的私欲杂念,就是纯一颗仁爱、正义之心。自然能如实的看到太甲的问题。这里面不带有任何偏斜、袒护或者妥协。
结合到我们现实的生活中,我们能做到这样的中正吗?比如对我们所畏敬的人,如领导、成就远高于我们的人,或者说我们有所求的各种关系,能否做到放下自己的利益得失而中正的看待,回应,而不是因为怕得罪,迎合讨好、说好话,巧言令色,不分是非。再比如对于远不如我们的人,比如下属、一些弱势群体等等,能否也做到中正,而不是武断的否定、批判,觉得他们肯定不如我们,只看到他们的不足,而看不到他们也有非常优秀闪光的地方。再比如对我们特别喜欢的人,能否中正的看待,而不是情人眼里出西施。或者对我们特别讨厌的人,是否也能做到中正的看待,而不是仇人眼里出小人。
人往往都容易执着于过去的经验,常带着有色眼镜看世界。当我们看一个人,看一件事时,往往已经夹杂着这个人,这件事相关的所有过去的信息。然后或被这些信息所干扰,很难跳出来。所以《大学》里讲:“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你执着了他的好,就很难看到她的不好,甚至知道不好你都不愿意接受。若执着了他的恶,那么就很难看到他的好,怎么招他都令你讨厌。这些就是上文中讲的偏私狭窄、心有所系。心上一但有这些执着、黏着,就不清净了,就看不清了,就无法“能好人、能恶人”了。
所以,要成为“能好人、能恶人”的仁者,就要格掉心上的这些偏私、妄想、分别、执着,回到本自光明的清净本心,如镜子一样,才能照见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