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过的第19个教师节了。第一个教师节收到学生礼物时,我特别高兴。以为自己特别厉害,特别受到学生的欢迎。还以为别人没有,就自己有,内心膨胀得无限大。
后来,随着教龄的增长,发现自己不比其他老师优秀,学生喜欢你,也会喜欢其他老师,你只不过是他众多老师的之一,就像他是你众多学生之一一样。
送礼物,也许代表他喜欢你;不送礼物学生,更不代表他不喜欢你。师生的关系,不过是萍水相逢,你是他人生一路上的一段,他也是你人生路上的一段。你成就了学生,学生也成就了你。学生一毕业,会遇到新的老师,新的朋友。缘分尽了,便各走各路,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再见,便互相珍重。再回首,在学习的路上,各自问心无愧便好。
我在初中经常带高年级,学生心里有学业,教师节也不会准备什么礼物,有时候在班主任的安排下,每位任课老师收到一个贺卡便好。我会小心翼翼收起来,记下时间。这些贺卡像年轮一样,记录着我过去的岁月。
这学期,我到了七年级,刚开学10天,其实和学生还不大熟悉。忽然呼啦啦收到一堆东西。有贺卡,小蛋糕,也有鲜花。看着其他同事朋友圈晒学生的礼物,我不敢。
无功不受禄,我觉得很愧疚,因为我连学生的姓名都没有记清楚。尤其是当了这么多年的老师,学生的名字多得像牛毛,每一个名字都似曾相识。其他班的老师应该也是这种感受吧,但他们为何这么坦然地晒幸福呢?
为什么七年级多,八九年级学生便不送了呢?我想这可能是小学存留的习惯。小学生就爱送,老师能收到一大堆。刚上初中的学生,在家长的安排下,自然也送了。所以并不是你有功劳,而是家长有心意。
所以,所谓的晒幸福,其实也是晒责任。不妨把这些礼物当成自己做老师的警醒,要教书育人,以德化人。不要接机大肆收敛,嫌弃礼物好快,有的甚至明示暗示。
时时慎独审己,克勤克俭。切记切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