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山歌民谣是一只向往自由的青鸟,从田里乡间飞过。
不管是采茶歌和船夫号子还是陕北信天游。民谣的主题总是向往爱情与自由,反抗剥削和陋习。
劳动人民把自己最美好的愿望和不公的遭遇都诉衷于诗:
“喜鹊衔枝入松林,
松林树下好交情;
松树千年莫断枝,
两人百岁交情长。”
“嫁郎莫嫁出门郎,
漂洋过海难思量;
嫁郎愿嫁耕田佬,
共盆洗脚同上床。”
上首寄托了人们“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情感。下首埋怨两地分离,寂寞闺怨的痛苦。
2
我觉得一部优秀的作品总是无法忽视特定的历史背景。《客家传统情诗》是闽西客家族的智慧结晶。大部分山歌勾画了一个又一个活灵活现的闽西劳动者形象。
特别是女子的形象,有“等郎妹”,“甜嘴妹”等不同形象,性格也各有不同,有的含蓄害羞,有的大胆直率。
但这些各个不同的女子总是饱含对爱情的向往。
“生要恋来死要恋,
唔怕官司打到衙门前;
杀头好比风吹帽,
坐牢好比光花园。”
这种坚定的盟誓还有:
“郎有情来妹有情,
二人有情真有情,
两人好到九十九,
麻衣挂壁不丢情。”
“生也魂来死也魂,
死哩两人共墓坟,
周年百日共碗酒,
纸钱烧落两人份。”
正如编者写的序词:
“这种发自内心的爱情,不为富贵贫贱所动摇,也不为青春容貌所转移,闪烁着歌者的心灵美。”
这种可贵感情虽不是劳动人民特有的,但劳动人民的表达方式有别于文人个体的创造。
民歌多用俚语,格式较之诗词结构松散轻快。民歌里加入许多的接地气元素。最直白的就是紧贴劳动:
“六月十五割早禾,
郎驮谷斗妹挑箩 ,
总要两人情义好,
叫我老妹不要嫁老公。”
3
正如《诗经》中的国风一样,《客家传统情诗》通过人民口口相传为我们展现了闽西地区的民俗风情。
一首诗所带来的感官上的美绝对不仅仅是语句的美,更多是把代入的感情引起人们的共鸣。
而对爱情的向往是人们恒定的追求,是爱的一位着眼被爱的那一位发出最剧烈的化学反应。
爱情也是人们对美好向往的一种俱现。这就怪不得为什么大部分民歌都是爱情诗。不管生活有多狼狈,只要身边有一位可以依偎的身体就能感到很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