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因为对女作家有偏见,认为她们擅长写缠缠绵绵的东西,因此从未看过萧红的书。这两周也是心血来潮,断断续续的读了她的代表作《呼兰河传》。事实证明,这个世界太大了,我的目光太短了。
此书首发于1940年,但书中描述的是作者童年时期中国东北村镇生活。虽然时隔一个世纪,但还能感受到作者笔下人物依然生活在我们当代人的身边。
纵观过去的这一百年,科技改变了物质生活,使得我们看待生活的方式也有了不同。相比原来,我们现在掌握的知识比原来更可靠了。那么,科技为我们生活添加了新事物,新元素之后,我们思维方式就因此而改变了吗?
如果你也看过《呼兰河传》,恰巧没有当做消遣而读这本书。那么,也许你会从中获得类似的思考:
“穷” 导致 “无知”,“无知” 会继续 “穷”下去,而这些靠科技改变不了。
1
“穷”不是一个贬义词,而是一个封印,一道咒符。它不仅能封住一个人,一个家庭和几代人,乃至一个时代的大多数人。如果一个人被穷困住,就会有做不完的琐碎事情,多到撑满一个人的整个生活。时间久了,就会认为眼前的这些事,就是他的整个世界。
久而久之,在努力应付总这些琐事中,总结了一套应对流程,而且,赋予它意义。毕竟它用了大量时间除了吃饭睡觉意外清醒时间。随后,围绕它形成了自己现在持有的价值观。并把它作为一笔精神财富和智慧,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下一代。并且洋洋得意的告诉他们,自己就是因为知道了这些,所以这一生没白活。
随即,在生活中,这样的人会愿意和自己有相同或者类似价值观的人相处。排斥和他持有不同价值观的人,把他们对自己价值观的质疑认为是对其本人的不敬,而且还很恼怒。随着身边类似的人越来越多(这一点也不难,类似的人总是在相互寻找彼此)而形成了社群,有了社群认同感。
2
也许他知道外面的世界很大,但是并不知道是什么样子的。
不管是当时的人,还是现在的人,只要他们被第一个词--“穷”锁住,且锁住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就没有多少人能逃过第二个词--“无知”。现在我们简单的理解一下什么是“无知”?无知和不知道的区别在于,前者是认为自己已经懂了的东西,其实他还没有弄明白。
这可比完全不懂可怕多了,一般来说,我们不会去做我们不懂的事情。但是,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已经懂了,那就不一样了。
萧红笔下的人物大多数都是穷人。这些穷人不是好吃懒做,游手好闲而入不敷出的人(有二叔除外),恰恰相反,他们很勤劳。当然,有阶级分配制度不公平的客观原因(任何时代都会有,现在也有,以后也会有)。造成他们穷困的关键在于秉持的一个,只能变的更穷的生活逻辑,并洁全力以赴的去按他们的逻辑生活。
他们所坚守的乡土规矩没有哪条不是束缚自己的。那些捍卫规则的人,往往是那些被规则束缚最久的人。悲剧与可悲最大的区别是:前者只是处在一个糟糕的状态下无法摆脱,而后者是已经习惯了这个状态,且还为自己的这种习惯状态辩护。
3
作者在书中对人性的批判生动而深刻,读后感觉过瘾又沉痛,作为鲁迅先生的学生实至名归。但是作为我们普通人不要去批判人性本身,因为这些人性中的弱点是人类百万年进化的结果。对本质无法改变的人性中的弱点,不仅是现在存在,以后也会存在下去。所以,批判人性本身的意义不大,我们能做的就是更多的了解人性,尽量少走弯路,少掉坑。
而且,并不需要完全认同了这个社会的运行规律后,才能心安理得的去过好我们的生活。也不一定彻底相信这个世界是美好的,我们的生活才能过的美好。就在你看这篇文章的时候,不仅非洲有饥饿的儿童,叙利亚有面对死亡的百姓,全世界的病床上躺着无数绝症患者。
我们能做的就是在这个复杂的世界中不自我欺骗。在了解了人性的弱点之后,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赢得想要的东西,从而让我们的生活逐渐变好。到那时你会发现,人性还是那样,这个社会也还是那样。它们没有变,改变的是你。
如果一个人穷,就会用穷人的思维去思考。如果一个人无知,就会做一些愚昧荒唐的事。如果你不幸的具备了这些元素,那么你就循环往复的过着可悲的生活而不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