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写作文,老师强调语言一定要简练,批改作文时帮我们去掉很多啰嗦的表达。长大后,字数要求越来越多,可是我们又没有很多东西可写,于是为了“凑字数”,我们开始东拉西扯,旨在哄过阅卷老师。
可是,当我们真正走上写作这条路时,才发现,写作,不是用华丽辞藻堆砌,不是生搬硬套凑数,也不是行云流水记录。
要想写出好的文章,语言需简洁,内涵要丰富。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
如何确定主题,搜集材料?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写作面对的不是缺少内容,而是信息太多。想写出一篇高质量的文章,必须要学会甄选信息,敢于对那些无关紧要的信息“断舍离”。
选择高质量的“信息源”。我们都习惯了碎片化阅读,三五分钟就能刷一条娱乐新闻,而且又不用费什么精力。可是这些庸繁的信息却充斥大脑,降低思考敏感度。所以平时要关注一些高质量、有深度的主题和内容。
关注事件本身。拿“王宝强离婚事件”来说,事情很简单,但是引发的讨论可不少,各类自媒体都拼命撰写文章、深挖事件来赚取流量。如果你想写一篇高质量的评论文章,必须就事实本身进行思考。否则,只能是人云亦云,不知所云。
给自己独处的时间。 高质量的独处有助于思考。写作最需要的就是摒弃外界的干扰,关注内心世界。外界世界的安静,有助于内心的平和。你可以试试,读书写作的时候关掉手机和电视,清理掉书桌上无用的东西,是不是效率会高很多?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威廉·津瑟说:好的写作的秘诀就是剥离每一句话中的杂物,只存留其最洁净的部分。每一个无用之词、每一个在动词中已经表示其相同意思的副词、每一个使读者不知谁在干什么的被动语态结构——这些都是消弱句子力度成千上万种掺杂物。
这就是告诉我们文字表达也需要“断舍离”,即把那些重复的、无用的词通通删除,这样才能让文章更加具体和准确。
史蒂芬·金在《写作这回事》中举例解释怎么简洁地表达:
原句:
“把它放下!”她威胁地叫道。“还给我,”他凄惨地哀求,“那是我的。”“别傻了,金克尔。”乌特森鄙夷地说。
改动后:
“把它放下!”她叫道。“还给我,”他哀求,“那是我的。”“别傻了,金克尔。”乌特森说。
很显然作者在改动后把修饰词都去了。因为根据对话和语气不难猜出说话者的表情。这些修饰词并没有给文章增加信息量,还使读者原本可以对人物表情的想象,塌缩成一个寻常的词汇。
所以,要想写出高质量的文章,必须不断锤炼自己的语言,力求表达准确、简洁、有力,而不是拖泥带水,累赘不堪。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简洁并不是指简单。“断舍离”舍的是赘述,而要保存其本质。流传千古的名句,之所以脍炙人口,就是因为它们用最简洁的语言,却表达了极其丰富的内涵。高质量的文章,不在字多,而在能用最简洁的表述传递出极深刻的人生哲理。
我很喜欢一个词就是“厚积薄发”。积累必须要“厚”,量大且多;喷发必然是“薄”,通过思考,把大量的知识分析、解构,得出一个共通的结论。
神话学家坎贝尔在比较了人类各个文明的神话故事后,发现了一个统一的神话模式,英雄故事一般会经历一个这样的过程:置身正常世界、冒险召唤、拒斥召唤、见导师、越过第一道边界、遇到考验和敌友、接近最深的洞穴、接受磨难、获得报酬、踏上返回的路、复活和携万能药回归。
这就是典型的把书读薄的例子。我们大量的阅读,经过反复思考,找出事物之间共同的联结关系。这个英雄模式,启发无数好莱坞编剧和导演制作出一部部精良的电影。
我们的写作也应该达到这个目标。每天发生的事情有千千万,每个人的经历各不相同,如何让你的文章得到大多数人的共鸣,就需要你拨开事情的迷雾,去寻找本质。就像《红楼梦》,即便几百年过去了,每个人每一次读都能读出新的东西。
希望你的作品不是哗众取宠的“皇帝新衣”,而是让人不舍得放下的“伊甸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