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琴声尽说假,不如此牛听得真,石涛《对牛弹琴图》欣赏

《对牛弹琴图》轴,纸本,墨笔,纵132.5厘米,横53.4厘米。

《对牛弹琴图》是石涛晚年的重要作品 ,也是石涛的代表作之一。画面以浓墨绘一高士,一古琴,一玄牛。除此之外,画面别无他物。画中高士,神情静穆,目视前方,手挥五弦。玄牛静卧,相对高士,只留背影,侧耳倾听。淡墨有无,缭绕其间。空阔的背景,洗练的笔墨,超拔的诗意,不尽的语言……《对牛弹琴图》构图奇险,笔墨老到,意境突出,是石涛人物画杰作。"对牛弹琴"一词本是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但此图通过作者自题"世上琴声尽说假,不如此牛听得真"等诗句,反映出作者难遇知音,而只能寄托于"牛声一呼真妙解",反映了作者孤独落寞的心境。

《对牛弹琴图》具备典型的文人精神,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读来令人会心一笑的同时,忽然冷水浇背当头棒喝,战战于蕴含其中的大智慧与大批判。对牛弹琴,众人皆知其意,晚年的石涛却数次反其意而用之,多次画此画,其中一定大有深意。中国哲学的高妙之处在于“言外之意”“象外之象”,反映在中国画上,主张画外意境的传达。对牛弹琴,一个贬义的成语,高人却能点化为神奇,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画面除了一位弹琴的高士、一头卧着的玄牛,此外别无他物,大片留白拓展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品读画面题款和石涛挚友之间的唱和,更是令人拍案叫绝:“古人一事真豪爽,未对琴牛先绝赏。七弦未变共者谁,能使玄牛听鼓掌。一弦一弄非丝竹,柳枝竹枝欸乃曲。阳春白雪世所希,旧牯新犊羞称俗。耸背藏头似不通,徵招角招非正宫。有声欲说心中事,到底不爨此焦桐。牛声一呼真妙解,牛角岂无书卷在。世言不可污牛口,琴声如何动牛慨。此时一扫不复弹,玄牛大笑有谁尔。牛也不屑学人语,默默无闻大涤子。”

《对牛弹琴图》极有趣,图中一古高士模样的人,手抚古琴、正襟危坐。琴前一硕壮玄牛,匍伏于前,其肥大屁股直直地着对我们这些看客。最有趣的还是,图中有题诗共四通,近九百字。其中一段为:世上琴声尽说假,不如此牛听得真。听真听假聚复散,琴声如暮牛如旦。牛叫知音切莫弹,此调一曲琴先烂。

石涛(1630一1724年),明末清初的"四大高僧"之一。中国清代画家。僧人。本姓朱,名若极,小字阿长。游南京时,得长竿一枝,因号枝下叟,别署阿长,钝根,山乘客、济山僧、石道人、一枝阁,他的别号很多,还有大涤子、清湘遗人、清湘陈人、靖江后人、清湘老人、晚号瞎尊者、零丁老人等。

感谢收看,阳阳说画致力于为您呈现精美画卷。

欢迎收藏转发,如有问题欢迎在评论处留言。

谢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购得云服务器一台作为生产环境,系统为CentOS 7。 下面配置生产环境 SSH登录。 yum install分别...
    曼妙的汉子阅读 279评论 0 0
  • 早上锦囊会结束后,我就去部队和电信收账,两家单位都因负责人不在就空手回了。回去的路上就在思考这个问题,还是以前合作...
    吴春飞阅读 173评论 0 0
  • 缘起 早些时候看到六哥在简书召唤他的朋友们,当时蠢蠢欲动,但发现360不是个小数目啊,于是作罢,但这个事儿并...
    消弭之音阅读 211评论 0 0
  • 失落是常有的,可是动力也会很多。我们总是知道的很多,但经历、懂得的却很少。当我们经历过后才会恍然大悟,哦,原来真的...
    简单不简单ai阅读 295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