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与一位特训营朋友的聊天,给了我很大触动。
以前他是这样的:
而现在他是这样的:
所有的情绪,开始有了出口;所有的行动,开始有了规则。这就是交易系统的力量!
我由衷地为他感到开心!
关于交易系统的建立步骤,我在前面曾写过几篇方向层面的指南。
第一步,建立正确的基础认知。
第二步,构建初步的交易系统。
详见↓↓↓
第三步,严格遵循规则,优化系统。
详见↓↓↓
上面的文章,解决的是方向层面的问题,但我发现,很多人,在方向层面都能听得懂,但在执行层面总是会出问题。
这篇文章,我希望在执行层面,能给你一点启发。
01 / 为什么我们难以知行合一?
几乎所有投资者,在投资实战中,都会遇到管不住手,或者控制不了情绪的问题。明明知道怎样是对的,但却常常违背规矩做交易,俗称「知行不合一」。
这真的是心理素质不够强大,或者不够自律的原因吗?
其实不尽然!
在我看来,如果某个投资者无法知行合一,只要不是他的方法本身太过于违反人性之外,只有一个原因:
他不是真的「知」!
至于说,心理素质不够强大,或者不够自律,那只是表层体现而已。
就算你逼着自己增强心理素质,逼着自己做到自律,也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
真正治本的方法,是去「知」!
举个例子,假设你知道,只要自己每天坚持执行系统,无论单次的交易结果盈亏如何, 但到了年底时,你在股市的投资收益就能达到50%。
但只要哪一天没按规矩做,收益率就会在50%的基础上降低1%。
这样一来,你能不能做到每天都坚持执行系统?
坚持执行系统,并不轻松,会经受很多不愉快的体验。
但即便如此,我相信,在上面这样的激励之下,除了自己脑袋一时抽风之外(有时确实会如此),绝大部分人都是能做到的,甚至一年下来,获得「全勤奖」50%的人,一定不会少!
无论愿意或不愿意,总之,你大概率都会想方设法的让自己去完成这个目标。
那么现实中,为什么我们难以知行合一?
很简单,因为我们并不知道,自己每天坚持执行系统,到了年底时,是否真的能有50%的投资收益。
我们的基因里,都是有畏难情绪的,如果要让我们说服自己去坚持做一件较难的事情,那就必须得有比较明显的好处才行,这样理智才能战胜情感。
但是,如果这个好处本身充满了不确定性,理智就很难战胜情感了。
所以,为了能让自己的理智更有底气,我们需要让眼睛提前看到这个巨大的好处,因为「眼见为实」。
怎样眼见为实?
答:测试!
02 / 测试的必要性
所谓测试,绝不是指靠情绪或感觉瞎玩,而是指,拿着自己学到的方法规则,去现实中严格且大量运用,并且观测结果。
具体方法,可以做K线复盘测试,双盲测试,或者实战测试(后两者更佳)。
绝大多数人都不够重视测试!但它确实格外重要!
总之,测试,是为了让你提前看到结果。如果结果不佳,那正是改进方向;如果结果优秀,就能大幅提升信心。
当然,想要在短期内就能通过测试快速获得信心,趋势投资模式没问题,因为验证周期短,验证样本也足够充分。
这样,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就看到自己的不足,进而可以对交易系统进行快速的小步迭代,每次迭代,都看到自己的进步,获得正反馈,启动正循环。
但价值投资确实很难,主要有以下原因:
1、持有的个股,没有3~5年,甚至就根本就不知道是对是错。
2、就算这几只个股持有3~5年后,最终获利不少,但样本数量也实在有限,不具备大数定律,很难证明投资者在下一个3~5年中仍然能够获利。
验证周期太长,样本数又太过有限,这是个极难以调和的矛盾。
这也是我并不太喜欢价值投资的原因之一,因为他对普通投资者,其实并不友好。
继续说回测试。
再重复一遍:绝大多数人都不够重视测试!但它确实格外重要!
是的,未来是不确定的,即便我们做测试,也只能代表过去或者现在的结果,也不能代表未来的结果。
但是,这并不能否认我们做测试的巨大积极意义。
这就好像,我们在上学的时候,也不知道,自己今天如此认真努力学习,以后是不是就真的会有出息,因为未来总是不确定的。
但我们至少知道,今天认真努力学习,未来有出息的概率会更高。
这和我们做测试是一样的。
假设我们有两套系统,一套是经过了测试的,至少在过去和现在的结果中,都带来了可观的投资收益;而另一套,则是完全没有经过测试的,就仿佛像开盲盒一样。
让你选择其中一套去执行,你会更想要哪一套?
当然,为了避免我们的测试陷入「刻舟求剑」式的尴尬,所以,自己的系统建立,必须要遵循一定的审慎原则。
比如:
1、避免过度拟合。
如果自己的系统,只是以极少数的个股为样本,为了在这些样本上获得最大收益,才反复优化后得到的某些具体方法,那适用面就会很窄,以后很可能还会踩大坑。
比如:
在这一段走势中,突破10日均线买,跌破10日均线卖,就能获得不少收益,看起来这就是一个不错的简化系统。
但如果以后遇到下面的走势,本金就会被迅速榨干:
过度拟合的问题,在量化投资届,很容易出现。
2、避免先射箭再画靶。
如果自己的测试,只是在某些已被证明过去获取了巨大收益的个股上展开,那意义就要大打折扣。
3、交易规则,最好是建立在长久不变的基础元素之上。
比如做趋势交易,最底层的元素,其实是人的心理,这是万年不变的,这就足够可靠。
比如价值投资,最底层的元素,是长期而言,价格围绕价值中枢展开,这也足够可靠。不过,价值投资的测试很难有效展开,这点前面已经说过了。
03 / 美好的大局观
我劝你做这种测试,不光是让你的系统快速迭代,自己快速进步,更重要的目的,是希望能帮助你建立大局观!
这种大局观,尤其美好!
如果你的系统本身足够优秀,那么,随着你的测试展开,你必然也将看到优秀的结果。
这就相当于,将未来提前展现给你看。
届时,你就会知道,在某些特定场景下,你是能经常赚到钱的,而且赚到的钱抵扣掉亏损之后还有不少剩余。
既然如此,你以后只需要反复执行这一套系统即可,其他不符合这一套系统的行情,你不做就行了。
你就会知道,当我们掌握了一套长期而言具备期望优势的系统之后,赚钱只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而已,只要时机到了,钱就会来。
进而,你会建立起真正的大局观,而不是陷入某一天、某几天,甚至某几周的K线之中难以自拔。
这种大局观,会在下述几个层面,得到充分体现。
1、站在选股的十字路口,你不再遗憾自己没有选到那些涨停股。
因为你明白,自己真正需要的,是实现大目标。
大目标是什么呢?答:年终做结算的时候,依然能获得不少的正收益!
只要能安全的获利,单笔的小胜,也可以积累成大胜;但反之,如果你追求单笔的大胜,危险系数就会增高,最终极可能连小胜都无法获得。
当然,假设你按规矩执行自己的系统,一定会有某些时候,你选到的股,就是后来的涨停股,这是系统奖励。
2、站在买点的十字路口,你不再担心因为自己的耐心,错过上车的机会。
因为你明白,市场的涨跌切换是万年不变的铁律,从来就没有只涨不跌的个股。
你还明白,你当前之所以要等待,只是因为适合自己赚钱的时候还没来而已。
于是,这个被你错过的机会,本质上,只是无数个机会中的其中一个,过不了几天,就会有下一个好机会,甚至是更好的机会出现,没什么大不了的。
3、站在止盈的十字路口,你不再悔恨因为自己的知足,卖飞了后来的大涨股。
因为你明白,这次卖飞,是为了避免不卖而带来的回撤,而相比于抓住大涨,控制好回撤,才是资金快速积累的更优策略。
关于这点,详见文末文章。
你还明白,即便是卖飞了,你也有能力在其他机会上,将钱赚回来。
4、站在止损的十字路口,你不再害怕因为自己的谨慎,果断止损。
因为你明白,这一笔亏损,只是系统成本而已。
只要你想要这个系统能够长久的为你赚钱,你就必须要长久的运行下去,既然如此,它告诉你该止损的时候,你就得止损。
你还明白,这个成本,终究是一定会被自己的盈利给抵扣掉的,并不是这笔钱亏了,就真的不再回来了。
于是,这只被你止损的个股,只是你一路前行捡钱的过程中,天上正在下的毛毛雨而已,最多也只是让你感冒一下,几天就会好,没什么大不了的。
做好了上面的几点,你的畏惧感,你的焦虑感,自然就减轻了。而执行力,自然就提升了。
但假设你没有经历过这个验证过程,就必然无法建立这种大局观,简单讲,自己的脑袋深处,一定是懵的!
此种情况下,无论我给你说多少遍「要守规矩」、「要控制情绪」、「要知行合一」,都极有可能是一拳打在了棉花上!
因为,对你而言,未来是未知的。而人,最害怕未知!
一旦未来是未知状态,人就会情不自禁的将注意力转移到当下。
而当下是什么呢?
是别的股在大涨/涨停,是自己在错过,是自己在亏损,这些全都清晰可见,一眼望穿!你想不注意到都不行!
这就是传说中的「短视」!
长久下去,结果是什么呢?
是你只看得见眼前的诱惑,只看得到眼见的血腥,或者,只看得见眼前的一片迷雾。
总之,就是看不清未来的路在哪里……
……
若有启发,可给点小费,实在不行,点个在看/转发也好啊(^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