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要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
——《圣经:新约马太福音》
这个世界上,总有人选择开始简单的事情。虽然开始是“宽门”,但会发现,到后面竞争者挤满了道路,越来越难。
而另一些人,会选择开始很难的事情,虽然开始是“窄门”,看上去艰难坎坷、荆棘密布,但一旦你攻坚克难、披荆斩棘跨过去,就会海阔天空。
真正的高手都具有“窄门思维”。
01 具备“窄门思维”的人必定是一个长期主义者
什么是窄门思维?
简单来说,就是你选择了一条艰难坎坷、路少人稀的道路,而踽踽独行。
但是,所谓的艰难,只不过是外表的假象,上帝与你玩的游戏而已。只要你能坚持不懈,拨开藏在假象背后的迷雾,你必定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而这一切需要的就是耐心和时间。
《刻意练习》一书中提到:要练就一项技能,无不经过大量的刻意练习,一万个小时定律就是从侧面说明了长期练习的重要性。
为什么练就一项技能需要长期、反复的练习呢?
从生理学角度来看,要练好一项技能,关键在于大脑中神经元连接的程度和密度,而要建立这些连接,无不需要长时间的反复练习。
在此期间,你必须忍受枯燥、乏味,可能是长时间都没有回报的练习,过程是反人性的,非一般人能做到。
李宗盛,在华语乐坛斩获无数奖项,为许多人所顶礼膜拜。很多歌手都希望在有生之年,能有一首他亲手谱曲、作词的歌曲。可是,他能有今天如此之高的成就,也是经历无数的失败和挫折换来的。
他曾在一档节目中说过:“你们现在许多年轻一代的音乐人,写了几首歌,就想成名,达到老一辈的成就,你们殊不知我们能到今天的地步,要经历多少苦难。比如我,写了一万多首歌,然后才能从中挑出几首比较中意的歌曲,哪有这么容易?”
由此可见,真正具备“窄门思维”的高手,必定是一个长期主义者。
02 要享受复利带来的收益,须具备“窄门思维”
复利效应显示了价值积累的普遍规律:前期增长缓慢,但到达一个拐点后会飞速增长。这个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揭示的正是这种力量,不过要想获得这种力量,我们需要冷静面对前期缓慢的增长并坚持到拐点。
而人类的天性却正好与这个规律相反。在欲望上急于求成,总想一口吃成个胖子,导致自己终日在困难区受挫;在行动上避难趋易,总是停留在舒适区,导致自己在现实中总是一无所获。
要享受复利模型带来的收益和回报,我们必须具备“窄门思维”,成为一个长期主义者,只有这样,你才能看到不一样的烟火。
很多人都由衷地敬佩巴菲特创造的财富神话,纷纷以他为榜样。其实,如果你回顾巴菲特的财富增长曲线和年收益率,你会发现:巴菲特99%的财富都是在他53岁以后获得的。
有人统计过,只需要每年约22%的回报率,复利和时间神奇的让巴菲特的财富,在50年间逐步增值到2万倍以上。
巴菲特在谈及他的投资理念时,曾说过:“以更低的长期本金损失风险,实现更高的复利,复利有点像从山上往下滚雪球。最开始时雪球很小,但是往下滚的时间足够长,最后雪球会越滚越大”。
因此,真正的高手,都具备“窄门思维”,在看清事物发展的规律,和全局的变化之后,坚定地做一个长期主义者,从而享受复利带来的馈赠。
03 “窄门思维”是“天下莫能与之争”的最好诠释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过:“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这里的不争,是指做好自己,在一个领域持续深耕,挖好自己的护城河,建立自身足够的优势,通过“不争”而得,让目标自然实现,这是实现目标的最高境界。
而要做到这点,我们必须要具备“窄门思维”。
为什么呢?
因为,你只要拥有“窄门思维”,你才会用年为单位,数十年甚至一辈子如一日地做好一件事,而能做到这些的人凤毛麟角。因此,成功的道路上并不拥挤,只要你坚持走下去,就会看到人生曼妙的风景。
在互联网如火如荼发展的时代,大多数公司都忍不住要跟着趋势走,因为这个领域的节奏太快,机会太多了。比如,当社交成了风口,阿里巴巴也会忍不住做个来往,企业及服务成了风口,便再做了个钉钉。
但亚马逊贝索斯却不愿跟随大流,他更愿耐心地做一个长期主义者。贝索斯的战略是建立在不变的事物上,那就是关注客户。
亚马逊是1997年上市的,从那个时候起,贝索斯每年都会亲自写一封股东信,有意思的是,20年来,每一年的股东信末,他会把1999年的第一封信的原文附上,他是想用这个动作来告诉世界,他和亚马逊20年来强调坚持的事情,跟最开始的时候没有不同。
正是由于贝索斯的“窄门思维”,他创建的亚马逊是全球市值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之一,市值一度超过10000亿美元,在全球提供了56万个工作岗位,还有200万的第三方卖家。
写在最后:
“窄门思维”的道路虽然艰辛,但是它是引领你走向光明大道的唯一途径。当你具备了“窄门思维”后,你会明白:哪怕你现在的努力没有任何回报,这只不过是需要点时间而已。只要你抱着“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的心态,朝着内心的梦想,缓慢而坚定地前行,你必定会见证不一样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