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带萌哥出去玩。
刚刚出门,婆婆就跟我念叨,这一路上要经过那么多零食店,等下思想工作有得做了,萌哥属于每看到一家零食店都想进去看看的宝宝。
果然,萌哥没有辜负她奶奶的担忧,在追完小狗,逗完金鱼,跳了广场舞之后,她一蹦一跳地走进了那家规模最大的零食店。
我跟在她身后,没有进去,找了一个相对隐蔽的地方躲着,想看看在没有大人的陪伴下她会怎么行动。
走进去2米左右,萌哥回头,想看看我没有跟着她,见到后面没大人,便停下了脚步,默默地站在那里。一会儿看看零食,一会儿看看外面,好像在犹豫离开还是留下来。
她大概采取了一种类似敌不动我不动的政策,我不进去,她也不出来。
最终,她赢了,我没熬住,想走进去打破僵局。
萌哥非常聪明,看到我进来了,立刻大胆地往里走。对那些零食也是毫不客气动手动脚,摸摸这个,抓抓那个。
我仍旧站在原地,只是微笑地看着她,我相信她能从我的微笑中明白我想表达的意思。
往常这时候她已经拉着我的手大声叫妈妈的萌哥,告诉我她想买某个东西的萌哥此刻很安静,我隐约觉得她知道今晚我不会给她买零食。
我不动声色地走近她,站在离她大约半米左右的地方,蹲下来跟她说:”宝宝,妈妈跟你商量一个事情好不好,咱们家里还有糖,等把家里在的吃完,妈妈再带你来这里买你喜欢吃的,妈妈保证一定带你来。”
她把拿糖的手收回来了,呆呆地看着我,睁着大眼睛,用那种呆萌可怜的眼神,试图把我软化。
我在心理感叹,姑娘,你还是个1岁多的宝宝啊,哪里来这么多的套路!
坚持了一会,萌哥见我不为所动,没有被软化的迹象,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转身拿了一颗糖,快步朝外面走去,想走为上策。
我大步赶上,继续念经。
“宝宝,我们家里已经买了很多糖,不吃就会浪费,就会坏掉,今天先不买,改天再买好不好!”
在一旁观战半天的奶奶实在看不下去了,小心地把萌哥手中的糖拿出来放回货架下,抱着她就往家走。
出人意料,萌哥没有哭,而是兴奋地大叫:“回家,回家,回家!”没有听出什么不开心的情绪,我在心里窃喜,莫不是思想工作起作用了。
回去的路上她看到了摇摇车,立刻不要抱了,要去玩,她刚上去不久,又来了一个小妹妹也很想玩。
我问她:“宝宝,你愿意跟妹妹一起玩吗?”
她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她更喜欢一个人坐摇摇车,让妹妹在旁边流口水。
我尊重了她的意愿,没有强行把那个小女孩放到车上,她玩得很开心。
最近我常常跟婆婆说,别看萌哥还不到两岁,懂的东西真的超出我的想象。
她懂得察言观色,懂得分辨什么是想要的什么是不要的,懂得维护自己想要的,懂得运用自己的优势获取帮助,她懂的还有很多,也许超过我。
因此,我在心理常常提醒自己,要把她当个一个独立的成人来对待。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是凡事不强行干预,和她商量着来!
去了解她的想法,尊重她的需求,这个方式也许比较慢,但对孩子培养自主意识会比较好。
大人很容易做的一件事情是,认为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所以不经过他们的想法就给孩子做主。
可是,没有一个孩子能够一辈子在父母的庇佑下生活,他们有一天会离开父母,要学着自己走剩下的路,要尝试自己给自己的人生做主。
如果真的为孩子好,也许就应该在孩子起飞之前培养她们的自主意识,这样一开始不至于会跌得很惨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