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仅有物质穷,还有内在的心穷。
一个人内在是充满爱的,是富足的,那么他就能够不断给予爱。他仿佛拥有着人性之光,能够看到别人的痛苦、难过、需求,能够给予、付出爱,他们的爱是无条件的爱。予人玫瑰,手留余香的。
如果一个人内在是匮乏的、空虚的。那么他就会不断吸收别人爱的能量。再多的爱也无法填满他们内在的空洞,而且他们还会不断索取。就算他们在付出,也是有条件的。
我给你这个,那么你就必须给我相应的。
这种内在的爱,与经济状态没有任何的直接关系。更多的是一种从小而修养成的习性、秉性。
杭州一位77岁的老人,名叫王万林。一生未娶,却有700个孩子。怎么回事呢?原来孩子都是他捡的流浪孩子。
救助流量孩子这件事他干了大半辈子。为此他一生未娶。其实他内在早就充满了爱。
这种爱,往往是小时候匮乏还是富足的影响。
物质的世界,在《稀缺》这本书中,说穷人为什么穷。就是因为他们外在的匮乏,导致自己目光狭隘,只能看到穷苦生活的窘迫,也看不到远方。打小缺,就缺怕了。
就像是《人民的名义》中,处长赵德汉从小受穷了。当了官后,就是攒钱。把三亿现金砌成了一面墙,一座床。把钱放在自己的身边,自己躺在钱上才睡得着。守着那么多钱,自己却一点都不敢花。用他自己的话,“穷怕的”。
缺爱的人,也是如此,一直贫乏,一直索取。他的付出,别人也会感觉难受。
而充满爱的人,他们付出是会无条件的,他们的爱是充满着滋润他人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