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完美执念,拥抱轻松改变

      在生活的快节奏中,我们常常像上了发条的机器,不停奔忙,陷入对完美的无尽追求,身心俱疲却难以自拔。就像那天晚上九点,困意早已如潮水般将我淹没,中午未曾休息,又忙了一下午班级事务,本应好好放松休息,可躺在床上,思绪却依旧在打转。满脑子都是如何把事情做得更好,在这种追求完美的状态里不断纠结,不停地问自己“这行吗?这样够好吗?”,却始终没有一个清晰的思路,连准备撰写关于区域材料结合六大功能与三个维度创设主题区域材料的任务,也因这种纠结而停滞不前。

      我在忙碌中也学会了自我调适。下班回家后,为自己和先生做了一顿晚餐,一起喝着汤,那一刻,心情逐渐放松下来。这让我想到福格行为模型中提到的,成效最佳的改变恰恰源于感觉良好 。其实,我们总是给自己套上完美的枷锁,却忘了,改变不是一蹴而就,也不需要做到十全十美。

      福格说过,要想设计出成功的习惯并改变自身行为,需要做到三件事:停止自我批评、把愿望拆解成微行为、将每一次错误当成新发现,并利用它们不断改进。停止自我批评,是我们打破完美执念的第一步。当我们不再苛责自己,以宽容的心态看待自己的不足,才能轻装上阵;把愿望拆解成微行为,能让看似遥不可及的目标变得触手可及,每完成一个微小的行为,都是在向成功靠近;而将错误视为新发现,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心态,错误不再是失败的标志,而是成长的契机。

      所以,放下对完美的追求吧。想好了就去做,错了就改。每一刻都觉察自己的状态,把当下遇到的困境当作前行的动力。生活不是一场必须完美的演出,而是一段充满未知与惊喜的旅程,我们应以轻松的姿态,去拥抱每一次改变,享受成长的过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