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平凡无奇的通心粉,可以在追求品质的建筑师手中,幻化成什么新花样?
通心粉好吃与否,和它自身的造型有着分不开的关系。20多年前的日本,建筑师与通心粉之间,有一段不太为人知道、但非常具有实验意义的交集。
1995年,日本设计界大佬原研哉作为策展人,在东京策划了一个“建築家のマカロニ”展(建筑师的通心粉展),邀请了15位建筑师来为小小的通心粉改头换面。
这次展览也是受日本建筑协会的委托,希望能用简单的形式,向协会介绍并展示优秀建筑师们的专业技术和创造性。
“利于受热均匀的形状”、“足够大的表面积以蘸取酱汁”、“便于批量生产”、“看起来很美味”……
要满足这些要求的设计并不是一个简单容易的事。将通心粉这种毫不起眼的食物做出新意,实际上非常考验建筑师们的脑洞。
展览上,每个设计都以原尺寸20倍的模型展出,并配上一份食评家兼插画家竹冈美穗女士提供的配菜谱。
一、建筑师奥村昭夫作品
想了解建筑师们的想法,不是单纯只是看他们个人的作品,当大家在制作同一主题性的作品时,每个人的特点会很明显的表露。
——原研哉
二、建筑师今川憲英作品
“入水遇热膨胀后,通心粉会前后凹凸颠倒,如此一来就能很好的表现雌雄同体为何物了。”
三、建筑工作室象设计集团作品
“意大利料理最重视的就是简单,这种手作感又特别日本,在一个形之中包含了两国文化。”
四、建筑师隈研吾作品
“意大利细面是非构建形态的,相对的通心粉就是通过构建的。于是,我想解构它。”
五、建筑师宮脇檀作品
“在思考作为建筑师的必备条件同时,对通心粉来说必要的条件又是什么呢?我觉得是它在餐盘上的摇曳身姿与酱汁的嬉戏所形成的动感。”
六、建筑师若林広幸作品
原研哉本人也对通心粉进行了研究,还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事实:在正宗通心粉的产地意大利,世界著名的设计师都做过通心粉的形状设计。比如有名的汽车设计师G.基乌迪亚罗,他设计的通心粉叫“MARI LLE”,还有以设计朝日啤酒的吾妻桥大厦而知名的菲利普·斯塔鲁克艾也设计了名叫 “MANDALA”的通心粉。
两种不同外形的设计,都考虑到了通心粉要确保有足够的外表面积,这样可以充分提高调味汁的附着程度,在这一点上体现了最普通的孔状通心粉的特点。它们不管是哪一种,都是以“易渗入调味汁的通心粉”为重点而进行的优秀设计作品。
七、建筑师大江匡作品
“巨大的螺旋波纹大贝壳,将新鲜食材的原味全都静静封锁住。”
1995年这次让建筑师与通心粉相遇的实验性尝试,也让原研哉萌生了更多跨界的想法,让设计感蔓延更多的领域。近年在世界大受欢迎的爱狗建筑巡回展,最初的想法也是萌芽于这次小小的通心粉尝试。
万变不离其宗,抽取事物最本质的需求,发挥脑洞设计解构重组,得到的结果或许就是那么让人惊喜。设计让沉闷的生活充满情趣, 所以说建筑师改变世界,这真的是非常有可能发生的事情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