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泛型的理解

泛型是Java SE 1.5的新特性,泛型的本质是参数化类型,也就是说所操作的数据类型被指定为一个参数。这种参数类型可以用在类、接口和方法的创建中,分别称为泛型类、泛型接口、泛型方法。

Java语言引入泛型的好处是安全简单。

在Java SE 1.5之前,没有泛型的情况的下,通过对类型Object的引用来实现参数的“任意化”,“任意化”带来的缺点是要做显式的强制类型转换,而这种转换是要求开发者对实际参数类型可以预知的情况下进行的。对于强制类型转换错误的情况,编译器可能不提示错误,在运行的时候才出现异常,这是一个安全隐患。

泛型的好处是在编译的时候检查类型安全,并且所有的强制转换都是自动和隐式的,提高代码的重用率。

泛型在使用中还有一些规则和限制:

1、泛型的类型参数只能是类类型(包括自定义类),不能是简单类型。

2、同一种泛型可以对应多个版本(因为参数类型是不确定的),不同版本的泛型类实例是不兼容的。

3、泛型的类型参数可以有多个。

4、泛型的参数类型可以使用extends语句,例如。习惯上成为“有界类型”。

5、泛型的参数类型还可以是通配符类型。例如Class classType = Class.forName(java.lang.String);

泛型还有接口、方法等等,内容很多,需要花费一番功夫才能理解掌握并熟练应用。在此给出我曾经了解泛型时候写出的两个例子(根据看的印象写的),实现同样的功能,一个使用了泛型,一个没有使用,通过对比,可以很快学会泛型的应用,学会这个基本上学会了泛型70%的内容。

例子一:使用了泛型

public class Gen {

private T ob; //定义泛型成员变量

public Gen(T ob) {

this.ob = ob;

}

public T getOb() {

return ob;

}

public void setOb(T ob) {

this.ob = ob;

}

public void showTyep() {

System.out.println("T的实际类型是: " + ob.getClass().getName());

}

}

public class Gen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定义泛型类Gen的一个Integer版本

Gen intOb=new Gen(88);

intOb.showTyep();

int i= intOb.getOb();

System.out.println("value= " + i);

System.out.println("----------------------------------");

//定义泛型类Gen的一个String版本

Gen strOb=new Gen("Hello Gen!");

strOb.showTyep();

String s=strOb.getOb();

System.out.println("value= " + s);

}

}

例子二:没有使用泛型

public class Gen2 {

private Object ob; //定义一个通用类型成员

public Gen2(Object ob) {

this.ob = ob;

}

public Object getOb() {

return ob;

}

public void setOb(Object ob) {

this.ob = ob;

}

public void showTyep() {

System.out.println("T的实际类型是: " + ob.getClass().getName());

}

}

public class GenDemo2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定义类Gen2的一个Integer版本

Gen2 intOb = new Gen2(new Integer(88));

intOb.showTyep();

int i = (Integer) intOb.getOb();

System.out.println("value= " + i);

System.out.println("----------------------------------");

//定义类Gen2的一个String版本

Gen2 strOb = new Gen2("Hello Gen!");

strOb.showTyep();

String s = (String) strOb.getOb();

System.out.println("value= " + s);

}

}

运行结果:

两个例子运行Demo结果是相同的,控制台输出结果如下:

T的实际类型是:

java.lang.Integer

value= 88

----------------------------------

T的实际类型是: java.lang.String

value= Hello Gen!

Process finished with exit code 0

看明白这个,以后基本的泛型应用和代码阅读就不成问题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 Java基础部分 基础部分的顺序:基本语法,类相关的语法,内部类的语法,继承相关的语法,异常的语法,线程的语...
    子非鱼_t_阅读 32,174评论 18 399
  • http://www.jianshu.com/p/7e3e2b898143这是上次写的泛型,当时其实还是一知半解。...
    Richardo92阅读 2,944评论 0 1
  • 做CS61B的homework6,碰到了一个问题,本来想忽视,问了之后才发现是大问题。前提:我现在要构造一个siz...
    Richardo92阅读 3,321评论 0 1
  • 简介 泛型的意思就是参数化类型,通过使用参数化类型创建的接口、类、方法,可以指定所操作的数据类型。比如:可以使用参...
    零度沸腾_yjz阅读 8,545评论 1 15
  • 大深圳人杰地灵的,完全可以吟诵一首“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除了碧绿的青山连绵不断,还有蔚蓝大海...
    多文行阅读 5,330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