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一本“教你成为婚姻家庭咨询师”的教材,这是一本关于你如何在专业路上修炼“内外兼修”的实战笔记。
在婚姻家庭咨询这个领域,很多人问:我到底该从哪开始练?是先读书,还是先实习?要懂技术,还是要修状态?
本系列文章将婚姻家庭咨询师的成长比喻为一门武功修炼:不是零散技能的堆砌,而是有章法、有次第、有内力的整体进化。
我们借用“拳-腿-擒-兵-合”的修炼路径:
• 拳 是理论,打得准、说得清;
• 腿 是技术,踩得稳、接得住;
• 擒拿 是框架与反应力,现场不慌;
• 兵器 是工具,精巧但不抢戏;
• 内家五合 则是心法、使命感、伦理判断、能量调度与专业形象的合一。
如果你也相信“专业不是冷冰冰的技能,而是一种温热的、有穿透力的功夫”,那欢迎你加入这趟练功路。
每一章一个主题,一式一修炼。无需一口气读完,选你当下最需要的那一式,读下去。
江湖路远,功夫见心。
第一章 · 基础拳法:先定道,后修术
“心不正,道不通;拳虽猛,亦挥空。”
场景设定:理论拳的第一次“打实战”
你刚做的时候,大概还带着刚学完课程的兴奋。客户一开口,你就开始疯狂在脑内调动你那堆新学的术语:“边界感”“猫头鹰型”“原生家庭”——结果客户的眼神从疑惑转向崩溃,最后盯着你看,像在质疑你是不是AI冒充的咨询师。
这是所有初入江湖者的通病:拳有了,但打不到人身上。
所以,真正的第一式拳法修炼,不是背理论,而是“人话解释”。你必须把你的理论拳,练到能用两分钟向12岁小孩讲清楚。如果小孩点头了,你拳法入门;如果小孩拿起iPad说“好无聊”,你继续回炉。
这说明你知道‘理解’不是看懂,而是能讲清——讲得清,才说明你真的‘拿得住’。”
今日修炼|第一式:理论拳法
🥋口诀传承:
先拳后腿次擒拿,兵器内家五合一。擒是死的,拿是活的,兵器乃手足之延伸,心意气力形,贯通为一气。
——改编自传统武学心法,致敬每一位正在修炼“情感干预术”的咨询师
🧠 理论不是考试,是招式
现代咨询圈子有一种过度症候群:“模型滥用综合征”。
你看到的是咨询师侃侃而谈,甩术语如飞剑,可客户却感受不到温度,也找不到方向。
真正的功夫不是把模型讲出来,而是让客户在你的语言中被点醒、在你的结构里得解脱。
理论拳练法 · 三步真功
功法
说明
实战训练
婚姻基因地图
拆解“TA为什么这么做”
每次见人都试着脑中描出婚姻地图
三赢神力
客户说“我很委屈”时的方向盘
写出三方利益图:我、TA、系统
MGCR模型
客户行为背后四大基因序列
任意案例练四项拆解
幸福公式
所有干预的核心指标:幸福
尝试把公式讲给非专业者听懂
真功夫检测点:
• 能2分钟内清晰讲出:“是什么、能干嘛、不能干嘛”
• 能举出自己/客户/学员身上真实案例各一条
• 能在咨询中不说术语,但做出术语级别的判断
督导叮嘱 · 写给初学者的一封信
别急着上阵,先看你拳脚可否自洽。理论,是你的气血。它不该浮在嘴上,而要沉进你的观察、判断、反应里。
你说得越简单,代表你练得越扎实。
也要肯定你现在正在练习、尝试、模拟。很多人一开始都会乱打几拳,不清不楚也不顺手,但正是这些“不顺”,才是你功夫真正落地的前奏。能开口,能动手,愿意练,都是好事。
但也记住——不是努力就够,还要用对地方。方向错了,越努力越远;拳再猛,打偏了也没用。
练到哪怕你一句术语不提,客户也说:“你说的,我一下子懂了。”——这就是拳不露形,形已入心。
🧘♂️ 今日默想五分钟
每天早晨自问:今天我最熟的模型是什么? 然后试着讲给孩子、爸妈、快递小哥,讲不清,就继续回炉练功。
术语是遮羞布,真本事是让听的人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