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八项规定自实施以来,犹如一柄破积弊、树 新风的利剑,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鲜明标识。从遏制“舌尖上的浪费”到整治“车轮上的腐败”,从精简文山会海到严查隐形变异“四风”问题,八项规定以“小切口”推动“大变局”,不仅重塑了党的政治生态,更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党风政风焕然一新。在新征程上,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就是要以正气清风筑牢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固堤坝。
八项规定是全面从严治党的“破冰镐”,让铁规发力、让禁令生威。作风建设关系党的长远发展,过去,一些党员干部习惯于“酒杯一端,政策放宽”、“公章一盖,原则变卖”的情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慢慢侵蚀着党的肌体。八项规定以雷霆之势划出红线,从“月饼禁令”到“烟卡整治”,从“婚丧嫁娶报备”到“领导干部插手干预事项记录”,制度笼子越扎越紧。八项规定的威力不仅在于“惩”,更在于“防”。许多干部从“不敢腐”到“不想腐”,党风政风为之一新,“跑部钱进”的潜规则被打破,基层干部不再疲于应付检查考核,而是把精力真正用在为民服务上。这种由表及里的作风变革,让全面从严治党从“外在约束”走向“内在自觉”,筑牢了党长期执政的政治根基。
八项规定是密切党群关系的“连心桥”,获群众认可,得民心所向。“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八项规定之所以深得民心,就在于它直击群众最反感的作风顽疾。过去,一些领导干部调研“走秀化”、检查“盆景化”,这种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群众深恶痛绝。如今,“四不两直”成为常态,干部真正沉到田间地头、车间码头,听民声、解民忧。群众从“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到“最多跑一次”“一网通办”,党员干部从“公款吃喝”到“简朴办事”,这些点滴变化让老百姓真切感受到“共产党说到做到”,让八项规定成为新时代党赢得民心的“金字招牌”。
八项规定是护航中国式现代化的“净化器”,让污浊遁形,还环境清朗。良好的政治生态是高质量发展的保障,过去的一些地方政商关系“亲而不清”,权力寻租、利益输送滋生腐败,扰乱市场秩序;如今八项规定推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让企业不再被“吃拿卡要”困扰,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在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让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在广东,政府部门“无事不扰、有求必应”,市场主体活力迸发。更重要的是,八项规定遏制了“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让发展回归理性,让更多资金投向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有效地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作风建设没有休止符,八项规定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永恒课题”。历史和实践证明,唯有以正气清风筑牢全面从严治党的堤坝,才能确保党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带领人民在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上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