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该吃药了”,这个段子曾风靡整个网络。对武大郎的死,多数人是深表同情和戏谑的,同时对潘金莲的讨厌和恨意也平添不少吧。

武大郎虽然是个小人物,但他的故事还是广为人知的,历史上听说还真有这么个人,不过和小说里的形象是颠覆性的存在。今天我们只讨论一下小说里的武大郎。在《金瓶梅》和《水浒传》都有武大郎的存在,形象和影响也基本是一致的,在《金瓶梅》里对武大的描述和他唯一留下的女儿着墨会多一些。
武大之死是有它的必然性的。这个小人物有令人同情的一面,当然也有让人悲哀的一面。是什么导致武大郎非死不可尼?
第一,武大郎体型不好,长相差,三寸钉,枯树皮,硬件差就不说了,软件也不行,贫穷软弱他样样都占上了,没吃没住人人欺。他是属于典型的弱势群体,就算在当代估计也是靠政府补贴救济过日子的对象吧。
第二,他挺倒霉的,遇到的对手是黑白通吃的恶霸流氓西门庆。西门庆有钱有势,长得帅。话说貌比潘安,而且还年轻。就算在如今,如果不知道品行的情况下,这样的高富帅也是姑娘们青睐的对象,更何况在当时女人没有地位,找个能吃饱肚子的人家已经算不错了。这样的人选在眼前,小潘不动心也是假的。
第三,社会风气不好。武大郎的邻居和伙伴缺乏正义感,为了钱可以出卖道德和良知。典型的就是王婆子。王婆子竭力为西门庆牵线搭桥,仅仅是为了西门大官人可以提供自己的老年生活保障和自己儿子的工作。王婆子的丑恶嘴脸在小潘和西门大官人交往岁月里表现的淋漓尽致。还有那个和武大是同行的郓哥儿,这个孩子表面看是帮助武大了,其实他只是想拉一个武大陪他泄愤,报私仇而已。这武大脑子不够用,意气用事,为自己的死埋下伏笔。
第四,武大郎做事鲁莽欠思考,不懂运筹帷幄。当他被打了以后,想到的尽是威胁潘金莲,让小潘和他好好过日子,否则就告诉他的那个打虎英雄的弟弟武松。武松打虎这是神一样的存在,无人能敌啊。逼迫小潘和她的智囊团决定杀人灭口,因为只有死人才不会告密。
第五,武松的强大。武松是武大郎强大的后台。特别是打虎以后,武松的大名在当地家喻户晓。谁敢惹武松尼?后台大也不一定是好事,因为没人敢要这样的敌人。所以小潘智囊团决定在武松办差回来之前弄死武大。所以就有了后面的“大郎,该吃药了”。一碗鹤顶红,武松就永远的下线了。
第六,武大郎的家里还有个女儿名叫颖儿,此女已有十几岁了,这个孩子经常受到后妈潘金莲的虐待和毒打。当她父亲武大被打以后,她并没有什么反应,亲眼看见亲爹被毒死,她还是没有反应。武大因为爱小潘,在小潘虐待颖儿的时候从未替女儿出头说话过,导致这个孩子心理受到严重扭曲。没人替武大郎说句话,做个主,等待武大的只有西天了。
看到武大的一生,让人既同情,又觉得他咎由自取。同情的是他境况不好,各方面条件都差。可是都这样了,武大郎依然认不清自己的身份。潘金莲本来就是张大户免费送给武大的媳妇,天下岂有免费的午餐?这个隐情武大郎心知肚明。小潘的倾国倾城,妖娆多姿已经有很多人觊觎,而人家小潘自己也是不安分的小鹿,根本不甘心跟着你武大过一辈子的。
武大郎是知道这样的现实的,可是武大郎明明hold不住小潘的心,却非要控制她的人。鲜花插在牛粪上的小潘一心想的红杏出墙,怎么可以是陪你好好过日子的人?如果放小潘走,给自己一些补偿,武大是不是和女儿颖儿也能过的很好了。
可惜,人的本性就是对美好贪恋太多。一味地放纵潘金莲做出严重伤害自己女儿的行径也可以假装看不到,为了自己的私欲可以允许别人这样伤害自己的亲人,这是多么可悲可叹。
工作也好,感情也罢,不要强求。hold不住就放手吧。像武大这样搞得家破人亡都不自知是多么让人惋惜。这世间一定讲究平衡和匹配的,人与人之间最好的关系一定是舒服。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不要勉强别人,也不要勉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