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整天都在开会。
介绍的事项很多,从怎样快速适应在京都的生活,到如何选课。
和我同期入学的学生,分属两个项目。叫做“KUINEP”的项目是面向英语学生的。也就是说,你不会日语也没关系,授课老师都用英语教学,而这个项目中大多是欧美人,没有日语专业出身的。当然其中也不乏亚洲面孔,但几乎都是外国国籍的华裔,或者是中国国籍在欧美国家念书、然后又参加这个项目来日本交换的。
我则属于“GE”(General
Exchange Student),即一般交换生项目。和我同项目学生,即使不是日语专业出身,也是日语水平达到一定级别才过来交换的。交换期间与日本学生一起上课,不单独开班。
迎新会为了照顾英语项目的同学,全程英文。不过如果客观评价一下这一整天的介绍效果的话,我只能说,日语项目的同学因为早就习惯了日语,提前也每人通知开会是英文介绍,所以感觉相当不习惯。英语项目的同学虽然好像是受到了照顾,但据他们反映,负责介绍的日本老师讲的日式英文,英语国家来的同学们其实听不太懂……所以整整一个上午,除了组织大家一起到室外的地震模拟车上,亲身体验了不同等级的地震,并进行演习活跃了一下气氛之外,在教室里所有学生都全程一头雾水。
在上午几次时间不长的休息时间里,大家基本上都迅速地结识了志同道合的新朋友。午休时,我和来自武汉大学日语专业的阿脱,来自德国海德堡大学的中国留学生祯筝学姐,还有来自加拿大的中国留学生Rina一起在本部正门门口的西餐店Camphora吃了午饭。Camphora的店名与京都大学本部地标的香樟树遥相呼应,十分应景,店面虽然不大,但是位置很好,客人可以一边看学校正门广场香樟树前的风景,一边用餐。
我们四个人虽然来自三个国家,但其实都是中国人。而且很明显,光看身份就知道,我和阿脱属于“GE”,祯筝学姐和Rina则属于“KUINEP”。午饭时间大家相谈甚欢,互留了联系方式,之后也是常有联络。
我和阿脱住的很近,在同一个会馆。我住213,她住321,所以从认识这天起,就行动保持高度一致了。下午三点多开完会,我们先一起到生协办理了饭卡和保险。虽然留学生已经都加入了国民健康保险,但因为只能报销70%,所以学校推荐再加一个生协保险。这样的话,万一出了什么事情,就可以100%报销了。“生协”是日本生活协同组合联合会的简称,这个团体遍及日本各大大学。通俗地讲,你可以在你所在的学校办理一个类似国内大学里的一卡通,属于生协的食堂和卖店都可以刷卡,并且有积分可以抵用,有时候赶上某家店的书籍搞活动,还会有折扣。办卡时押金4000日元,回国之前退卡押金会全额返还。
晚上回到会馆,我和阿脱凑到一起,讨论明天开始去试听什么课。因为一周的试听期结束后,就要正式确定选课了,所以一定要抓紧第一周的时间,尽量多地听各种各样感兴趣的课,来判断自己这学期最终选择哪些课。
大概九点多的时候,我和阿脱正在她房间里拿着课程时间表和课程简介的厚厚一大本资料讨论课程的时候,门铃响了。
原来是隔壁韩国妹子Minji。她也想过来和我们一起研究选课的事。这姑娘长得特好看,标准的韩国小美女呀。她的日语和英文都特别棒,交流无障碍,于是我们就凑在一起认真研究起来。但是我一直睡觉特别早,不到十一点我就困了,于是自己先回房睡觉了。
京都大学要求GE项目的留学生,在自己所属学院,至少选择6门课程。专门用来提高日语的课程不算在内,面向留学生的日语课程需要到我们居住的会馆地下一层日语研究中心办公室自行选课。我和阿脱都属于“综合人间学部”,大部分在中国大学是日语专业的学生,来到京大交换,申请的都是这个学部。日语中的“学部”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学院”。而京都大学综合人间学部的前身是“教养学部”,也就是文理兼备、教学内容丰富的一个学院。与医学院、法学院等等专业性极强的学院相比,综合人间学部老师们的研究方向十分宽泛、课程难易程度各异、整体氛围活泼,非常适合交换留学生们在此学习。
京都大学面向留学生提供的日语课有分班考试。京大的日语研究中心开设的教学课程并不限制学校,其他大学的外国留学生也可以来选课学习。也正是这一点,让京都大学的日语研究中心和大阪大学等许多学校都不一样。日语课不完全面向京大的留学生,所以日语课程和学院课程这两部分是完全分开的。我和阿脱都参加了第二天下午四点半到六点的考试,最后被分到了日语高级班。
除了以上两种课程,想要旁听其他学院课程的同学,可以拿相应表格找授课老师签字。表格交给国际交流处通过审批之后,就可以得到相应学分。最后,比较特殊的是,有些200人的大课是有人数上限的,像这样人数限选的课程,也需要找老师签字才能申请到。
从之后的经验来看,在选择学院中与个人研究方向相关的课程之外,参加日语课其实是非常必要的。在外留学,从书本上学习到的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体验到不同文化的机会更加难得。在日语课的课堂上,可以认识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文化碰撞感非常强烈。并且大家都是外国人,有很多共同的经历可以一起分享。短期留学生还可以在这里结识很多京大或者其他学校在籍的本科生或者研究生,可以为以后继续来日本念书打下基础。
而且日语班的同学们虽然国籍不同,但是都很热心亲切。在日本,大家都是外国人,谁也不会因为你是外国人而特殊照顾你,谁也不会因为你是外国人做错了事情去嘲笑你。时间久了,与之前强烈的文化碰撞相比,似乎不同肤色的我们才是一个大集体——自信而互助地在日本生活,以异于常人的包容心来看待事物——对日本一开始抱有违和感的地方渐渐消失,随着大家日语水平的提高,我们也不再觉得因为自己是外国人,就是人群之中那个特殊的存在了。
上一篇:故事开始在九月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