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和舍友聊天,再一次惊讶他这几年成长之快。姑且不论目前已经让我难以想象的年薪。当他最近出去希望换个工作,被别人抢着要的时候,我重新正视了这几年我们两选择的差异和由此带来的差距。
写下小小感悟。
1.进入一个行业翘楚,发展潜力巨大的公司或单位,让你获得大得多的空间和能力的成长。如果非要说个理由劝年轻的朋友尽量好好读书,告诉他,那意味着你有比别人大得多的机会和这个世界聪明和有趣的人一起生活。
11年毕业,我和他都做程序员,他进了淘宝,奔赴杭州;我进了一家做电信系统的公司,当他在面对“双11”亿级并发问题的时候,我还在做着小系统的增删改查。
一个是快速发展,每天面对行业前沿问题,一个是只在公司内部框架上做重复性工作,差距就是这么慢慢变大。
2.每个人的职业生涯都有迷茫,焦躁的时刻,可以吐槽,可以骂娘,但绝不要放在整天纠结上
13年我认定不喜欢编程,想自学产品经理,但认为自己没有经验,我选择了进入游戏行业当一个运营,作为成为互联网产品经理的跳板。但我低估了自己不喜欢游戏以及错误的自学方式,3年运营,自认为并没有太多成长。
他15年跳入腾讯,面对新的岗位,业务的繁重,压力也让他几年前纠结和焦躁,工作压力让他的身体和情感都积聚了负能量,甚至想离职转行。
但最后他都坚持了下来,在大数据领域持续地做,做讲师,写分享文章,在腾讯开发社区发表了好几篇有质量的技术干货…
能力增长和项目经验的淬炼就在这点滴中积累。回头一看,已然云淡风轻,现在的他,有的是对工作的自信与平静。
3.选择行业内最核心,最难坑的能力去学,而不是大多数人会的去重复做,过程会痛苦,但几年后你才享受行业翘楚的地位和资历。
当我们还在用别人提供的技术做系统,他的工作已经要求他去看国外的技术源代码,面对业务的需求改进技术,并独立完成了一个框架的重构。
用别人的已有工具简单,又有多少人会专心去研究原理本质,理解透后又融入自己的思考和深化,完成从使用到创造的一步?无疑他做到了。
4.当你的能力成长是,要勇敢提出自己的合理诉求(薪资,资源),这是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身价,你的议价空间会越来越大,会做的同时就要会喊。
这几年在能力增长的同时,伴随独立担当的自信,他和老板,领导的交流与碰撞都愈发自然,面对薪资要求,资源和舞台都有了野心,而主动沟通甚至表达不满的结果是老板对他越发重视,成为团队的核心。
我知道,这是骨子里对自己能力的自信才有的勇气。对比自己,缺乏是这份自信。再深问下去,没有自信不就是没有做出成果的原因么?
…
观人可以正己,感悟不是为了自怨自艾,而是思考别人一路走来的成功,失败给自己带来的借鉴。现在我也重新调整了跑道,自觉正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过往不恋,当时不杂,未来不迎,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