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从上海回株洲,抢票候补到了镇远,差不多多出一半的路程和钱。节前一天的车站已经有些拥挤,常规座椅几乎坐满。来得迟些的乘客坐在按摩椅上,3分钟内不扫码按摩就会被管理员礼貌驱赶。我觉得这很奇怪,是谁、经过什么程序得以批准在大厅内设按摩椅。首先是空间上的“霸凌”,这些按摩椅拆了能换很多软凳。商场里也有按摩椅,但我就不反感,因为它没有因此导致顾客丧失空间成本。其次从满足需求的层面来说,也不觉得赶火车的人对这玩意有多大的需求,至少远低于机场。可怕的是人们挺习以为常的,好像自己没付钱确实不该坐在按摩椅上,即使它已经生灰。
上了车,我买的软卧。周围上下铺的几乎都是往远了买才候补到车票的。乘车员来检票的时候,我们问为什么。她解释了一下说,因为卖票的机制都是从最远开始卖的。我觉得这对假期出行也非常不友好。像上海这种大站,要做的应该是尽量把旅客疏散到江浙皖,然后各人再根据行程买后段的。另外,因为买远了提前下车是否需要退费也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理论上完全可以通过备注或者其他方式,让旅客之间形成“无缝对接”。还有一个男生提出了老人买票难的问题,虽然柜台留了一定的票,但相对网上购票来说还是少得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