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朋友圈一直在刷后浪与前浪的事情,在此摘录有代表性的二位法律界人士的意见:
某前检察长:看到这两天刷屏,我却只想说:闭嘴吧,前浪!突然想起在一次采访中,记者问老戏骨树木希林给年轻人有什么人生建议,她说:“请不要问我这么难的问题。如果我是年轻人,老年人说什么我都是不会听的。”
某中院法官回应:前浪,不是胜利者的代名词,可能还相反,受者不愿听,还是不要自作多情,闭嘴为好;
某前检察长:年轻一代的艰辛与坚韧、委屈与不屈更值得称颂,而不是不切实实际的亮丽生活与空洞无物的口号。
看了上面的对话后,我有以下想法:
这个演讲视频突然朋友圈在刷屏,说明它把大众想说的说出来了,而这些大众应该大部分是把自己当成后浪的大众。
每个人都需要被理解、支持、肯定、鼓励,都不需要被设计、限制、嘲讽、否定;
特别是在孩提的时候,是多么的渴望!
即使是成年人,在没完全意识到自我与本我的时候,也是有需求的;
当然,即使是理解、支持、肯定、鼓励,也是因人而异,因时而异,适可而止的,
因为每个都只是在做自己,不能代表别人;
其实,所谓的前浪、后浪充其量就是时间上的区别,无关是非对错,功成名就。
要知道每个浪都是带着使命奔涌向前的,区分在于是否能不被外物所牵扯,最终实现梦想到达目的地;
同时,在汹涌的洪流中,每个浪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能独善其身,始终如一者,才是最终的赢家;
有时,我更多的在想,
或许,真正的赢家,忘却自己是前浪或是后浪,
无须理解、无须支持、无须肯定、无须鼓励,
合众为一,天地一体,忘我无我。
鉴于此,不妨做小浪时,牢记初心、独善其身,奔涌向前,抵达使命,
同时,忘我浪花,融入大家,大众合一,忘我无我,
因为,无,何尝不是一种有呢?
附:《后浪》演讲全文
那些口口声声,
一代不如一代的人,应该看着你们;
像我一样,我看着你们,满怀羡慕。
人类积攒了几千年的财富,
所有的知识、见识、智慧和艺术,
像是专门为你们准备的礼物。
科技繁荣、文化繁茂、城市繁华,
现代文明的成果被层层打开,
可以尽情地享用。
自由学习一门语言,学习一门手艺,
欣赏一部电影,去遥远的地方旅行。
很多人,
从小你们就在自由探索自己的兴趣;
很多人在童年就进入了不惑之年,
不惑于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
人与人之间的壁垒被打破,
你们只凭相同的爱好,
就能结交千万个值得干杯的朋友。
你们拥有了,
我们曾经梦寐以求的权利——选择的权利。
你所热爱的就是你的生活。
你们有幸遇见这样的时代,
但是时代更有幸,
遇见这样的你们。
我看着你们,满怀敬意。
向你们的专业态度致敬。
你们正在把传统的变成现代的,
把经典的变成流行的;
把学术的变成大众的;
把民族变成世界的。
你们把自己的热爱,
变成了一个和成千上万的人
分享快乐的事业。
向你们的自信致敬。
弱小的人,
才习惯嘲讽与否定;
内心强大的人,
从不吝啬赞美与鼓励。
向你们的大气致敬。
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美美与共,和而不同。
更年轻的身体,
更容得下多元的文化审美和价值观。
有一天我终于发现,
不只是我们在教你们如何生活,
你们也在启发我们,
怎样去更好的生活。
那些抱怨一代不如一代的人,
应该看看你们,
就像我一样,我看着你们满怀感激。
因为你们,
这个世界会更喜欢中国。
因为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
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
因为你们,
这世上的小说、音乐、电影所表现的青春
就不再是忧伤迷茫,
而是善良、勇敢、无私、无所畏惧,
是心里有火,眼里有光。
不用活成我们想象中的样子,
我们这一代人的想象力
不足以想象你们的未来。
如果你们依然需要我们的祝福,
那么,
奔涌吧,后浪
我们在同一条奔涌的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