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郭祖朝上书(一)

《说苑》,又名《新苑》,内容主要分类辑录周秦以至汉代的逸闻趣事,其中故事真假难辨,因此不少人都将其归类为“古代杂史小说集”。不过,对于汉室宗亲刘向而言,他费尽心力编纂这部书,显然不是要供人消遣的,而是要将皇帝作为目标读者,试图通过书中所蕴含的理念进行引导,从而间接地对现实政治加以改造。

其《善说》篇共记载了春秋以降有关辩说游说的事例28则,并通过这些事例阐述自己对于说服术重要性和有关技巧的一些理解,《东郭祖朝上书》是其中的第7则。

晋献公之时,东郭民有祖朝者,上书献公曰:“草茅臣东郭民祖朝,愿请闻国家之计。”

故事发生在公元前7世纪中叶的晋国,时任君主晋献公(名诡诸,公元前676-651年在位)是春秋早期一位颇具雄才伟略的君主,在位期间大力开疆拓土,以“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的功业在春秋灭国榜上占据了一席之地,也为其子晋文公的称霸事业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大凡雄才伟略的君主,都有着杀伐决断的性情,也有着大破大立的手段。晋献公的大破大立,一方面表现在对旧制度的破除上,即位初年就制造了一场骇人听闻的人间惨剧,以极其残酷的手段将其近亲“桓庄之族”诛杀殆尽,把嗜杀冷血的乖戾性情发挥到了极致;在位末期又驱杀诸子,制造了影响深远的“骊姬之乱”,完全摒弃了西周以来一直延续的“亲亲上恩”的宗法制度。而在对新制度的开拓上,晋献公也颇有创举,他启动了晋国的县制改革,颁布了“国无公族”制度摒弃公族,开启了“尊贤尚功”“选贤任能”的先河大力任用异姓贵族,充分激发了国人的尚武精神。而祖朝的故事就是其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的典型案例。

按照文中的设定,祖朝是居住在绛都东郊的一个“藿食者”。在向晋献公进言之时,祖朝自称“草茅臣”,说:“东郭民祖朝,想请求了解国家大事。”

古人以稻、黍、稷、麦、菽为“五谷”,其中的“菽”是豆类植物的总称。所谓“豆角谓之荚,其叶谓之藿”,其中的“藿”,指的是豆类植物也就是“菽”的叶子。

先秦时期的烹饪方式还十分原始,对待食材大都采取蒸煮的方式,对于口味挑剔的贵族而言很有些难以下咽的感觉,因此便经常以“菽水”“炊菽羹藜”来形容粗茶淡饭、指代贫寒凄苦的生活。

然而,对于当时社会底层的贫苦百姓而言,“饮水啜菽”却似乎还是一种奢望,以他们所处的社会位阶,若是果真能过上这样的日子,恐怕做梦都能给笑醒。多数时候,他们都只能以豆叶粗粮维生果腹,因此就被称为“藿食者”。与之相对的,是天然就拥有采邑和属民的达官显贵、封建领主,也就是《曹刿论战》一文中所称的“肉食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本文所指的葵不是今天作为油料和供食用的“向日葵”,而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菜葵。这两种“葵”都有“向日”的特点,但三百年...
    奇妙成长阅读 8,593评论 0 1
  • 渭水惊魂 晋惠公八年(643BC)一个惬意的春日里,两个狄人装扮的男子,正驾着马车在渭水河畔田猎。有一队武士正在他...
    逸川阅读 5,574评论 2 17
  • “富子如此言说,便是不知寡人了!” 见富顺如此言说,国君顿时便怒不可遏,但犹自强忍着怒气,平静地说道:“自即位以来...
    逸川阅读 2,806评论 0 0
  • 《智品》明代樊玉冲编写的一部权谋书,与《益智编》、《智囊全集》、《经世奇谋》合称“四大智书”。 明代樊玉冲编写的一...
    汉唐雄风阅读 12,404评论 0 0
  • 诗经全文及译文 《诗经》现存诗歌305篇,包括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共 500 余年的民歌和朝庙乐章,分为风、雅、颂三...
    观茉阅读 69,419评论 0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