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决定真的是自己做出吗?
或许你不以为然,这还用问,脑袋长在自己头上,我的决定肯定是我自己做出的了!
但当你读完《传染》这本书,我估计你就会改变你的观点。原来我的决定只不过是跟随别人的观点,尽管决定是自己做出的,但那决定并不是我的本意。抑或这个决定只是自己对外部环境的一个自然反应而已,外部环境是别人设定好的,你的决定只不过是你按照别人设定的套路表演罢了。
心理学家做了许多精彩的实验,下面介绍两个经典的实验。
实验一:上课次数越多的女生,在大家眼里魅力更大。匹兹堡大学做过一个实验,在一期40课时的课程中,四名女实验人员分别出现0次、5次、10次、15次,她们总是课前几分钟进来,认真听完课后离开,不和班里的任何同学发生任何语言或非语言互动。然后调查问卷哪个女生魅力最大,结果是上课次数越多的女生,在大家眼里魅力最大。
实验结论是:在别人眼前出现的次数越频繁,获得对方好感的程度越高。(纯粹接触效应)
实验二:事先被要求记住的词汇不同,会影响你对唐纳德的看法
首先让你看一组词汇,尽可能记住他们,然后再向你介绍唐纳德个人情况,如果事先需要记住的词汇中,绝大多数都是负面词汇的话,你对他的评价就会呈现负面倾向;如果事先记住的词汇,大多数是正面词汇的话,大家对他的评价就会呈现正面倾向。
从以上两个实验看出,决定尽管是你自己做出的,但这不影响结果,换个人结果相同。
有研究显示,我们99%的决定可能都受到了社会的影响。
社会影响的两种方向:一是从众效应,二是标新立异。
先介绍下从众效应的实验:绿猴喜欢吃粉色玉米还是蓝色玉米?
科学家为两组绿猴分别提供粉色玉米和蓝色玉米,一组猴子得到的粉色玉米用气味难闻的苦涩液体浸泡过的,蓝色玉米味道正常,另一组则相反。
一段时间后,两组猴子都学会避开味道难闻的玉米,一组猴子只吃粉色玉米,另一组猴子只吃蓝色玉米。然后研究员将两种颜色的玉米都撤走,几个月后再次提供,看他们新生的猴宝宝会怎么选择玉米?
结果是:它们会模仿母亲和组内猴子的吃法,只吃某一种玉米。
有意思的是:研究人员将一些猴子换到另一个组,他们竟然接受了另一组猴子的习俗,改变了自己喜欢的食物颜色。
从众效应大家易于理解,从众效应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为了更快捷做决策,大脑偷懒的结果
我们会将他人的行为视作一种有效信息来源,能帮助我们更快速、迅捷地做决策,如果我们每件事情都亲自尝试,然后才作出最佳选择,会消耗非常多的时间和精力,不显然不符合我们日常生活的需求。
在《哈利.波特》大获成功之后,罗林写出了《布谷鸟的呼唤》,罗林不希望读者因为对她的喜爱而影响对新书的评价,所以她署了个假名。结果书上架三个月,销量才1500册,后来有人将《布谷鸟的呼唤》的真实作者是罗林的消息透露出去,这本书一下子就售出数十万册。
二、迫于社会压力
由于社会的压力,迫使大家选择跟随别人从事。这里有个经典实验:当大家都放弃甜点的时候,你也会放弃。
假设老板带着大家外出就餐,大家吃得尽兴,到了餐后点甜品的时间,而这家店的甜品远近闻名,单独来买需要排很久的队。
你正在犹豫吃酸橙派还是巧克力蛋糕之时,大家纷纷表示吃不下了,并且老板也拒绝了。这时,虽然你很清楚,你想吃甜品,但大家都选择拒绝时,你大多也会和大家一样,随便编个理由放弃甜品,尽管你心有不甘。
三、镜像神经元带来的模仿天性
研究人员发现:人类同样拥有镜像神经元,观察其他人的动作与自己做出该动作都会激发相同的大脑皮质区。看着别人拿起某个东西,或者看到别人即将发起某个动作,都和我们自己做出该动作有着类似的效果。
既然知道了从众效应,那我们怎么利用这个效应为自己服务呢?可以利用的情形有:
1、 谈判
模仿谈判对方的行为举止,就能让谈判成功的概率上升。原因是如果某人的行为举止和我们一样,我们就会觉得彼此有共同点或者属于同一类人。
2、 让孩子爱吃蔬菜
利用从众效应,父母看起来对蔬菜永远都吃不够的话,孩子也会照着做。
社会影响的第二个方向是标新立异。
假如你看上了一幅画,准备买回家挂在客厅,就在你考虑是否决定买的时候,你到一朋友家吃饭,无意间看到了朋友挂了幅跟你想买那幅画一模一样,这时你还会买它吗?
标新立异的动机是什么呢?——完善自我身份信息
试想,如果世界上的每个人都一样,会发生什么?我们将无法辩认自己。因此与他人的相似度太高会引发一种消极的情绪反应,会让人觉得紧张或者不安。
而与他人不同的部分,正是将我们和他人区分开的关键,这时标新立异就会派上用场。